交通扶贫 当好先导
“目前,宁夏西海固地区扶贫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当地山大沟深,交通作为先行官,将大力推进当地通村通产公路建设,为当地农副产品运输、群众脱贫致富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服务性作用。”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许学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扶贫攻坚规划中,宁夏启动建设100个产业扶贫示范村、培育1万户产业扶贫示范户。许学民说,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建设农村公路2200多公里,加快县乡公路和通建制村公路升级改造,两年内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增加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财政支持 有路必养
据了解,截至2012年年底,宁夏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1152公里,实现了所有乡镇通沥青(水泥)路,所有建制村通公路,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比例达86.4%。全区开通客运班线2065条,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7.5%,建制村客运招呼站覆盖率达46%以上,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经济欠发达省区,宁夏较早实现了农村公路有路必养。许学民表示,“十一五”以来,宁夏积极推进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管养资金投入体制建设。目前已有19个县(市、区)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地方财政本级预算,2012年各县(市、区)政府纳入预算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已达4542万元,占投入资金总额的60%。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人员所需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村路养护迈向规范化标准化
许学民介绍,近年来,宁夏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养新模式、新机制。
据了解,为建立科学高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宁夏各县(市、区)管养单位通过完善养护管理体系、创新养护运行机制等,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将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到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充分发挥了乡镇政府的作用。全区有18个县(市、区)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纳入到地方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203个乡镇中有148个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机构或协管机构。
二是积极探索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目前,宁夏大部分县(市、区)制定了《农村公路养护生产承包办法》,将公路日常养护承包给公路沿线的村民或村集体,签订养护合同,实行承包养护。每月对养护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实地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计量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