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返回部主站
 
 
 
首 页 | 会议概况 | 报告解读 | 背景资料 | 媒体报道 | 贯彻落实 | 专家访谈 | 会议图片 | 相关链接
首页 >> 工作会议 >> 全国交通工作会议 >> 2008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 >> 专家访谈

合力共建黄金水道 发展现代长江航运——访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金义华
《中国交通报》          2008年01月24日
【字号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金义华局长

长江三峡

  1月15日,一场瑞雪悄悄降临到浔阳城江西九江,北边的长江上依然是船舶如织,一派繁忙。“如果说2005年11月交通部和沿江七省二市召开的座谈会是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历史转折点,那么,2006年11月交通部与七省二市政府共同签署的《‘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则对长江航运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两年多来,长江航运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发展理念更加科学,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发展成果更加显著。”2008年长江航务管理工作会议在九江召开期间,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金义华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黄金水道共建凸显合力


  2007年,长江干线货运量突破11亿吨,是密西西比河的两倍和莱茵河的3倍,规模稳居世界内河第一;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05年的6.5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9.11亿吨,年均增长18%,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44%,苏州、南京、南通先后跨入亿吨大港行列;长江口10.5米深水航道已上延到南京,上中下游一批重要航道整治工程完工;船舶运力结构不断改善,长航集团、民生公司等大中型航运企业效益喜人。金义华列举的一组信息让人倍感振奋。
  据金义华介绍,目前沿江各省市都制定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促进本省市经济发展的方案,更加突出长江航运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各省市纷纷加强沿江产业带的布局,出台一些力度较大、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使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合力不断增强,区域统筹、干支联动、江海直达、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
  资金投入是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保证。据了解,2007年,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投资规模超过了150亿元,其中110多亿元来自沿江省市的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沿江各省市加强了对航运资源的建设和综合开发利用,使长江航运与地方经济发展更加紧密结合,投资渠道不断拓宽。以湖北为例,过去每年投入水运建设的资金只有100万元,从《“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总体推进方案》实施后,计划每年拿出1亿元资金发展水运。就在近日,备受关注的上港集团参与九江港改制方案出炉,其中九江市国资委代表政府出资5000万元。而以前,省市一级对九江港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现在省市政府都认识到九江港作为江西的门户,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两年多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进一步得到国家、交通部的高度重视。去年以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曾培炎等中央领导多次对长江航运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近几年,交通部也加大了对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去年投入资金就达到12亿元。长江干线航道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并由局部整治向科学系统整治迈进。去年重庆以上建成三级航道298公里,整治中下游重点滩段航道136公里。“这两年多来,长江沿岸的港口建设步伐也明显加快,各港口充分利用深水岸线资源积极建设码头,《总体推进方案》的实施已初见成效。”金义华说。


实现长江航运科学发展


  针对今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的战略思路,金义华认为,要不断深化认识新时期长江航运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快推进长江航运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进程,发展现代长江航运业,努力实现长江航运科学发展。
  首先,必须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提高长江航运在流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长江航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的突出优势,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长江航运的潜能还比较大。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现代航运,是实现长江航运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必须加快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着力提高长江航运服务能力。推进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加大政策支持,拓展功能,改善结构,提高长江航运核心竞争力。大力加快长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长江航运综合服务能力;大力推进信息化与传统航运业融合,加快构建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加快航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长江航运现代物流;必须深化改革,着力突破制约长江航运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逐步形成精简、高效的服务型政府部门。
  再次,实现长江航运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长江航运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创新长江航运公共服务体制,健全完善长江航运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长江航运建设、运输管理、安全监管中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确保长江航运安全畅通。
  同时,针对当前长江航运发展还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如长江干线航道建设需求与资金整体投入不足、部分地方建设环境不够协调、长江干线大型化及专业化码头相对不足等问题,金义华认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着力加以解决。


2020年基本实现长江航运现代化


  这次会议提出了长江航务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长江航运现代化,长江运输服务能力和航运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质量效率显著提高,行业创新实力显著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取得显著成效,形成更安全、更通畅、更便捷、更经济、更可靠、更和谐的长江航运服务体系,长江航运发展成果惠及城乡、人民共享,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金义华认为,落实这一目标必须深化“三个服务”,围绕服务沿江经济发展、服务长江航运发展、服务沿江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努力推进“四个转变”,即坚持好中求快,实现从偏重建设规模向高标准、高质量、大规模加快长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的转变;坚持好字优先,实现从偏重于航运能力建设向航运能力建设和结构优化升级并重的转变;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从主要靠增加投资、资源消耗拉动向科技进步、管理挖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拉动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从满足于走得了向确保走得好、走得安全的转变。
  金义华表示,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长航局将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行业转型,规范行业管理,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确保干线航道畅通,努力推进长江航运科学发展。具体来说要重点推进瓶颈河段治理;加快航运结构调整,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确保三峡通航平稳有序;推进长江航运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
  此外,鉴于长江航运近年来迅猛的发展势头,规划的调整和完善也被列入长航局今年的工作重点。金义华介绍,为了满足现代长江航运发展的需要,长航局将高度重视长江流域规划、沿江省市经济发展规划、综合运输规划和航运规划的衔接,基本完成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综合规划修编,开展长江航运发展对沿江经济发展拉动作用的研究,深化长江运量预测研究工作,尽快完成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实施效果评价,调整完善“十一五”规划,并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本报记者 柯愈友 孙妍

  □链接
  2007 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亮点纷呈
  航道治理工程加快推进。重庆以上建成三级航道298公里,整治中下游重点滩段航道136公里。基本完成太子矶水道中段炸礁工程和嘉鱼—燕子窝、马家咀航道整治工程;完成东流、罗湖洲航道整治工程及陆溪口水道整治;重庆至水富段基本完成泸渝段航道建设并实现全面夜航。
  水运保障工程全面推进。完成武汉、芜湖VTS和汉宜数字传输工程,基本完成三峡航运配套及锚地建设。全面实施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配备救助船艇156艘、趸船73艘。
  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辖区未发生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水上交通事故、重大船舶污染事故和恶性案件。实施巡航执法与应急动态待命制度,实施应急救助441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7764人次,人命救助成功率达99.21%。
  航道维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制定长江干线航道生产维护管理办法,干线航道全部按照一类标准配布航标,航道维护尺度保证率达到计划要求,航标维护正常率达99.9%。
  三峡船闸通过量再创新高。安全运行8087闸次,通过船舶53312艘次。通过货物4686万吨,过闸船舶平均额定货物载量1465吨,同比分别增长18.96%和13.3%。
  运力结构继续改善,船型标准化稳步推进。干线货运船舶大型化、专业化趋势明显,集装箱、汽车滚装、散装、液货危险品等专业化运输船舶增长较快。如期完成两坝间非标准川江载货汽车滚装船改造工作。
  体制机制创新稳步实施。整合海事、航道、公安消防、通信和运政执法资源,重庆至安徽段2100公里10个区段全面实施联合执法。全面实施航道工程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完成长江航运管理体制上延到云南水富的构想。
  科技创新成效初显。实施重大科研项目73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2项,7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全长2425公里的重庆至上海光纤电路全线贯通。
  行业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成果显著。长航局荣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3的局属及基层单位进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5个航区已成为全国“文明样板航道”,新创国家级“青年文明号”5个。长江航道局制度防腐典型经验在全国交通行业交流推广。
 



      相关文档
    黄金水道重大专项中期检查会暨第四次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黄金水道重大专项中期检查会暨第四次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逐梦黄金水道
    部重大科技专项黄金水道技术研究大纲通过评审
    黄金水道重大专项研究工作大纲评审会议在京召开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维护单位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46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