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部首页 首 页 | 报告解读 | 背景资料 | 媒体报道 | 贯彻落实 | 专家访谈 | 会议图片 |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专题>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
建设实实在在的放心大桥、百年大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谈新时期桥梁建设与管理
《中国交通报》       2012年02月13日
【字号 】【我要打印】【我要纠错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桥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当前,新一轮跨江、跨海桥梁建设高潮正在展开,不少地方对大型桥梁建设情有独钟,如何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促进我国桥梁建设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已成为桥梁工程界和广大桥梁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建立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新形势下,需冷静看待我国已经取得的桥梁建设成就,正确把握桥梁建设方向,努力建设实实在在的放心大桥和百年大桥。日前,记者就此话题专访了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

  我国还不是真正的桥梁强国

  记者:近年来,我国桥梁建设出现了许多“之最”和“第一”,可以说是成就显著,这些“之最和”第一“是否证明我国已经是世界桥梁强国?

  冯正霖: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桥梁建设确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在数量上开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且建成了一批技术复杂、科技含量高的公路长大桥梁,掌握了不同类型桥梁结构设计、建造及养护等方面的多项核心技术,部分成果已达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主跨跨径最大的前10座斜拉桥、悬索桥、拱桥和梁式桥中,我国分别占有7座、4座、6座和5座,这是每一个中国交通人的自豪和骄傲。

  但正如桥梁业界的许多专家所言,对当前的建设成就要有清醒的认识,国内桥梁建设已经取得的许多“之最”和“第一”,多集中在跨径、塔高等指标上,但在桥梁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成套施工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桥梁跨度等指标的不断刷新和创造纪录,体现了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进步,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施工工艺提高和技术积累的必然结果。现阶段,我国只能说是一个桥梁大国,还不是真正的桥梁强国。

  坚决走出盲目追求

  “之最”和“第一”的误区

  记者:您曾经担任和正在担任国内多个大桥技术专家组的组长,目前不少大桥项目都在追求“之最”和“第一”,这是否符合桥梁建设发展的科学规律?

  冯正霖:桥梁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的确定,需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工程建设需求、建设环境与条件和施工技术能力等各种因素,深入研究论证和慎重选择。只有符合这些条件、满足工程需求的设计方案才是最合理的。桥梁的高度、长度、跨径、施工规模等是桥梁设计方案比选的重要指标,大多数桥梁跨径选择是由当时当地的客观建设条件确定的。一般认为,大的跨越距离代表了桥梁的施工难度和技术水平,但在建设规模达到一定标准、施工工艺相对成熟完善后,个别指标特别是跨度的提升并不代表技术水平的实质性进步。

  现阶段,不少地方桥梁建设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脱离当时当地的地质地形和施工条件,盲目追求“大、长、高、深”,把各种“之最”、“第一”作为建设目标,好像没有“之最”、“第一”就不代表水平,就不代表创新,因而过度追求大跨度方案,这与桥梁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相悖。我们必须坚决走出盲目追求“之最”和“第一”的误区,让桥梁建设回归到“安全性、经济性、耐久性和建筑艺术美”的追求上来,努力建设结构合理、质量可靠和施工可控的公路桥梁。

  抛弃空洞口号

  把质量、安全和耐久性作为基本目标

  记者:既然“之最”、“第一”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桥梁的技术水平和工程品质,那什么才是我国桥梁建设正确的发展方向?

  冯正霖:以往我们有不少建设项目,在建设目标上,都提出了诸如建设“精品工程”、“一流工程”、“优质工程”等响亮口号,但大都是形象性的,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去年,在港珠澳大桥技术专家组会议上,我们提出了“建设百年大桥”的建设目标,所有的设计、施工、设备和原材料都按照“建设百年大桥”的目标来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不能进场。我认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目标,对于新时期公路桥梁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抛弃那些空洞泛化的口号,把质量、安全和耐久性作为基本目标,完成设计要求,建设实实在在的放心大桥、百年大桥是新时期我国桥梁建设者应有的追求。同时,也要注重桥梁建筑艺术,更加注重桥梁美学和景观设计,纠正那些忽略桥梁建筑美学设计却在粉饰、装潢、灯光方面刻意追求的做法,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以及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记者:桥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设计、施工、监管等各个环节,我们要建设放心大桥、百年大桥,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冯正霖:第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创新理念,坚持“工程品质主导建设任务”。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和成果应用推广上下工夫。我国要实现从桥梁大国到桥梁强国的转变,最重要的标志应该是建立起在基础性研究之上的技术标准和专项技术(或技术专利)。建设世界纪录的桥梁工程,就要有相应的创新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材料、工艺、设备和项目管理等。单一跨度的世界纪录并不意味着创新,也不是技术领先的标志。

  第二,要紧紧抓住国家宏观调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把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细。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不仅要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工程心中有数,而且要对交给人民群众一个什么样的工程做到放心踏实。要按照安全发展的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比选论证,合理选择桥型,决不能刻意追求“新、奇、特”,更不能盲目贪图“世界第一”。

  第三,对大型桥梁特别是结构特殊的桥梁工程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尽可能早发现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严格控制工期和工序、工艺,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坚决杜绝盲目抢赶工期现象,确保工程品质。

  第四,要加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这不仅指专家型的科技人才,也包括工程建设的技能型人才。要在全行业进一步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创造环境和条件,不断推出工程技术领域的领军型人才。在工程建设领域,一定要止躁入静,大力提倡精细化工作,认认真真干工程,静下心来搞研究,坚决摒弃趋利化倾向。要加快推进现代工程管理,大力推行项目管理专业化和工程施工标准化,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更多地出人才、出成果,要让踏踏实实钻研工程技术和搞基础研究的人,在工程建设领域中更能得到尊重和施展才华。

  不断提高桥梁养护科学化水平

  记者:我国公路桥梁总数已经接近70万座,大量桥梁在投入运营后应如何加强维护管理,确保老百姓走的是放心桥、安全桥?

  冯正霖:一座桥梁建成通车后,养护管理就成为第一位的任务。相对于火热的建设时期,桥梁的管理养护是一份平淡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能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很不平凡。“十二五”期间,公路交通工作将坚持“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的指导方针,这也是做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则。要继续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加强车辆运行监控和桥梁结构受力监控,有效避免重特大交通事故和船舶撞击事故等损坏桥梁结构的事件发生,不断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有效提升应对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加强桥梁巡查和维护,严格执行桥梁养护管理规定和制度,大力推行预防性养护,不断提高桥梁养护科学化水平。要始终坚持服务为本,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求。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维护单位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46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