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部首页 首 页 | 报告解读 | 背景资料 | 媒体报道 | 贯彻落实 | 专家访谈 | 会议图片 |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专题>2013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
【2013年终盘点·港航管理】为了同一个梦想——听追梦人讲述2013年影响中国水运的大事件和心里话
《中国交通报》       2013年12月26日
【字号 】【我要打印】【我要纠错

  2013年,留给中国水运管理领域的深刻记忆很多。年终岁尾,我们总是习惯去总结和回顾,总有一些话想说,总有一些情绪想表达。

  作为大交通体系下的重要一环,中国水运对绿色、智慧、平安发展的追求从未停止。作为对中国水运管理这一年的“新闻总结”,我们以新闻人的视角,去关注从事中国水运管理的那些人和他们追逐的梦,希望通过他们或冷静或激情的表述,来总结、盘点这一年水运管理者心中最大的追求、深刻的记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因为版面有限,我们无法关注到所有,但我们试图去寻找最具代表性的那些事件和那些面孔。这些事件可以定格为一项政策、一个意见、一个举措,甚至是一种趋势。这些人中有政府官员、政策起草者、专家学者、一线建设者等。我们力求以这样一种方式展现一幅中国水运管理者群像,并在他们的讲述中聆听这个群体所构筑的推动中国水运科学、快速发展的梦想。——编者

航运业升级版,开启新征程

  主题:航运业发展顶层设计

  追梦人代表:宋德兴

  身份: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

  航运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产业。我国虽然已发展成为航运大国,但大而不强。特别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航运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积极帮助航运企业应对当前严峻形势,我部今年以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航运业发展顶层设计,制定出台政策措施,重点推进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航运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航运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航运业健康发展。严格执行以技术、船龄为标准的船舶强制报废制度以减少运力存量,加强对国内水路客运、危险品、干散货等运力宏观管理以控制新增运力,不断优化船舶运力结构。积极推进航运企业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和邮轮游艇经济。建立健全航运企业诚信管理、资质预警和动态监管、运价备案、超大型船舶靠泊管理等制度,加强航运市场监管,严厉查处违规经营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取消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强化水运经济运行、市场船舶运力等信息发布工作,实施阳光引航,提高航运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二是加快船舶运力结构调整。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实施方案》,鼓励具有远洋、沿海经营资格的中国籍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补助,补助资金在完成拆船和造船后分两次发放。政策的实施,将提前淘汰能耗高、安全和污染风险大的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降低船舶能耗和排放,促进节能减排,减少安全事故和水域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将建造一批符合国际新规范、新公约、新标准要求的新型船舶,提高我国运输船舶技术水平,优化船舶运力结构。

  三是加快航运发展政策制度创新。深入落实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允许外商控股设立公司从事国际船舶运输、船舶登记业务,以及独资设立国际船舶管理公司,探索建立航运领域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允许中资航运公司利用自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开展国内开放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外贸集装箱中转捎带业务,促进符合条件的船舶在“中国洋山港”登记,支持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范围;加快发展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业务,支持建立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航运发展股权基金;加快建设现代航运服务功能平台,着力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国际航运规则制定、市场规制、信息咨询服务等领域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我部积极推进海运发展战略相关工作,研究完善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已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完成了《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送审稿),将推进海运强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争取早日实现由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的转变。

荆江畅通,不再是梦

  主题:荆江航道整治开工

  追梦人代表:高凯春

  身份: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

  2013年9月14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宣布: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开工。

  整治荆江,意义非凡。

  由于长江是一条季节性河流,一年当中,水量丰歉不均,河道冲淤频繁,长江航道“两头深,中间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江航运的通达性,不能充分满足流域经济发展的航运需求。因此,长江航运要取得新的突破,亟待解决的就是长江中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瓶颈”制约问题。

  然而,整治荆江,道路艰难。

  荆江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河道蜿蜒曲折,变迁频繁,沿岸是广袤的江汉平原,航道治理必须兼顾两岸经济生产、防洪抗旱、生态保护等各方面综合诉求,国际上通用的渠化河流、束窄河道、加深航道的整治经验,在荆江根本行不通,只能另辟蹊径。

  老一辈的长江航道整治技术专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中游航道的研究,但直到40年后的1994年,界牌水道整治工程上马,中游航道整治才算是打开了新局面。

  长江航道人整治荆江,矢志不移。多年来,在联合全国顶级科研院校,开展了数十项关键技术专题研究、十多项整治工程实践后,长江航道人积累的,除了成熟经验,还有必胜的信心。

  我们已经将目标牢牢锁定:在3-5年时间内,对昌门溪至熊家洲280.5公里范围内的13个浅险水道进行系统整治,实现2015年前全面达到水深3.5米、航宽150米、弯曲半径1000米的航道尺度,满足中游航运的水深需求。

  荆江航道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道,难度是空前绝后的。如果这条路是成功的,将代表整个专业发展趋势与方向,应该说这种水平与技术在国内外都有示范作用,是将来航道治理的一种方向与趋势,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此刻,荆江河段,正涌起一阵振奋人心的涛声,那涛声如扬鞭催马,似出港赶潮,预示着这条奋进的河流又一轮惊天动地、美轮美奂的历史画卷在我们手臂间拉开。

船型标准化,迈向深入推进期

  主题:“十二五”期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

  追梦人代表:骆义

  身份: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船舶运输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

  内河船型标准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自2001年强制推行以来,已经经历了十几个年头,本次《“十二五”期推进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的发布标志着该项工作进入全领域、全方位、高标准深入推进的新时期,对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与过去在京杭运河、川江及三峡库区和长江干线重点推进的船型标准化工作相比,本次发布的《实施方案》有三大亮点:

  一是首次提出“示范引领”的理念,并在经济鼓励政策中对示范船开了“口子”。本次《实施方案》最明显的变化是对船型标准化工作思路的调整,由过去的九字方针——“开前门、关后门、调存量”,增加了“推示范”,即由关注老旧落后船型的淘汰、改造和过闸船型的尺度限制,转向鼓励建造符合国家引导方向的先进、高效、节能、环保的示范船,个人理解,示范的目的是要推广,而且要通过示范形成强制性标准的形式来推广。这一重大政策创新,是交通运输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深入分析新时期对该项工作的新要求,对船型标准化工作内涵和本质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判断得出的结论。船型标准化本身不是目标,只是一个过程,终极目标是引导船舶向现代化发展,。

  二是对内河新建“标准船型”的重新界定,首次明确提出采用标准船型指标体系和主尺度系列标准两把“尺子”来衡量标准船型。这既是充分借鉴历史经验的结果,也是尊重市场客观规律的结果。

  三是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比例的分地区差别政策。在京杭运河和长江干线的船舶拆解改造补贴政策中,中央和地方资金都按照1:1的比例配套。而本次出台的方案充分考虑了经济欠发达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筹集配套资金的困难,对这些地区给予了相应的倾斜政策,仅要求西部省份配套30%,中部省份配套40%的补贴资金。

  相信通过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我国内河现有运力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提升船闸等通航设施利用率,进而推动内河船舶技术进步。

船用LNG,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主题: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

  追梦人代表:李清

  身份: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船舶运输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

  船舶发动机使用LNG作为燃料,正在成为船舶动力技术的第四次革命(前三次分别是风帆助航、蒸汽轮机、柴油发动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船舶应用LNG的技术研发,相关国际技术标准也都在紧锣密鼓制定当中。我国率先从国家层面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的指导意见》,对水运行业应用LNG进行顶层设计,走在了世界前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导向。

  可以说,《指导意见》的出台非常有利于提高各方认识,统一思想。经过多年的发展,港区车辆应用LNG发展已相对成熟,但船舶应用LNG的试点改造仅有4年,应用技术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都处于一个探索阶段,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在期待一个权威的声音,《指导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

  在气源有保障前提下,推动水运行业推广应用LNG是交通运输系统突出主题主线的重要举措,是“绿色交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指导意见》的出台将有助于推动该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非常重要的一点,《指导意见》让市场坚定了信心、明确了方向、看到了希望。《指导意见》明确了水运行业应用LNG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定了“先示范引领、后推广应用。先内河、再沿海、后远洋,先普通货船、再客船、危险品船”的推进路径,提出了2015和2020年内河运输船舶能源消耗中LNG比例分别达到2%和10%的目标,并系统部署了7项主要任务和3项保障措施。让正在积极参与的能源企业和船东,清楚了主管部门的立场和发展路径措施。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行业对《指导意见》提到的多项重点工作和政策措施给予了极大的期望,如加注站规划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实施以及国家资金支持等方面。个人认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推动港口加注站规划建设,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在鼓励资金方面,由于船舶保有量大、平均船龄小,现有船舶“油改气”是近期的主导方向,但航运低迷导致船东效益差,初始投资成为最大瓶颈,同时由于柴油和LNG价格差在缩小,改造投资回收期加长,行业迫切需要能在船舶改造、以及配套加注站建设等方面给予适当补贴,否则难以大范围推广。建议主管部门深入研究,对LNG动力船舶的发展“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水运“智慧”管理快马加鞭

  主题:水运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加快

  追梦人代表:王明志

  身份: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

  今年多个水运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或试运行,是今年水运行业推进“五位一体”(新战略、新法律、新平台、新增长、新管理)建设中“搭建全国水运综合信息平台”的主要内容,表明水运行业信息化建设按照总体框架思路已进入实施阶段,将极大地改进和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手段、能力和水平。

  自2012年以来,水运局组织开展了水运信息化发展顶层设计,经过反复论证研究,提出了水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制订了全国水运行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用于指导未来五到八年的水运信息化建设,该方案的研究制订工作已列入了交通运输部2013年信息化工作要点。未来的水运信息化建设将服务于政府监管、服务于企业发展,支持部里的科学决策。全国水运行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方案明确将在部级数据中心的框架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水运数据中心,使得水运信息与相关部委署局信息实现平等对接,数据共享。

  水运信息化建设主要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解决行政管理效率问题。目前部级水运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建成了部分基础业务管理系统,比如国内、两岸水路运政系统,行政许可已经或部分可在网上进行办理,提高了行政效率,方便了企业业务发展;港口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实现11个省初步联网,对于提高港口行政效率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水运工程建设诚信系统、专家库系统,有效地规范了水运工程招标投标工作。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水路运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部省联网,尽快实现行政许可网上办理,争取尽快实现企业直接通过网络向各级水运管理部门报送资料,各级水运管理部门通过网络直接办理行政许可、备案或者是其他业务。

  二是解决行业服务问题。目前20多个港口已经建成了EDI系统,方便了本港口岸部门的监管和企业信息查询,提高了本港集装箱运输效率;航运交易信息化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与有关部委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合作,已与质检部门联合进行电子闸口的示范工程建设,推进共享共用窗口,与铁路部门正在开展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项目;长江、珠江和京杭运河等区域航运综合服务系统建设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下一步,将加大力度推进全国水运数据中心建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用共享,更有效地引导和支撑港航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维护单位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46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