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典型做法之五十四】淮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四个维度提升综合执法服务水平

2025-03-27 10:43:20    来源:

江苏省淮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完善执法工作机制、创新执法监管方式、深化执法数智赋能、建设执法专业队伍四个维度上发力,多措并举提升执法服务水平,彰显交通执法新风貌。

一、完善执法工作机制。联合高速公路执法机构建立“高普联动区域执法”工作机制,联合其他相关省、市交通执法机构建立“长三角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有力打击道路运输领域各类违法违章经营行为。出台“三湖一河”流域化监管实施方案,推动洪泽湖水上执法从区域化向流域化转型。

二、创新执法监管方式。深入推进“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交通执法新模式建设,强化信用监管制度应用,部分信用评级较低、安全隐患较多的运输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名录库。积极探索将企业信用与政务服务、远程勘验等事项深度融合,实施差异化监管。依法落实轻微违法行为处罚事项清单要求,推有关减轻、从轻处罚机制建设。

三、深化执法数智赋能。推进智慧执法装备体系建设,通过提高移动布控球、电子卡口、手持执法终端等设备使用率,扩大执法覆盖面,提升研判准确度,以技术变革推动交通执法感知能力提升。积极探索大数据信息研判、指挥调度、执法监督三合一的高效“一体化”执法,通过“线上研判+线下核查”模式,推交通执法实现从“人工监管”向“数字监管”转变,完成城区客运市场非法营运智能监管开发应用、“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测模型建设,进一步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效能。

    四、建设执法专业队伍。全力打造善于学习、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交通执法队伍深入开展领导班子季度集体学法,落实执法人员轮训培训计划,实施安全监管、行政执法、行业管理等各类培训项目。以开展案卷评查为切入口,大力推进交通执法纪律作风建设,充分应用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两个管理办法,定期针对执法纪律、工作制度等方面开展明察暗访,促进执法行为更加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