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典型做法之六十六】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打造四大品牌服务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2025-07-26 16:31:19    来源:

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打造行安我护”“渝路畅通”“护民强港”“质量守卫四大品牌,为城市现代化治理注入强劲动力,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安心。

一、打造“行安我护”品牌。聚焦道路运输、轨道交通运营执法,以中心城区为重点,探索试行“交通执法社区服务计划”,将执法人员派驻进重点社区,通过实地走访和面对面交谈,掌握真实情况、收集群众诉求、推动问题解决,初步形成了“执法-社区-居民”协同治理模式。在保障群众安全出行方面,开发“高速公路重点车辆监控”应用场景,加强对安全隐患较大的跨区域非法营运、网约车违法行为的监管。截至目前,已利用该场景核实嫌疑车辆2.5万辆,查处跨区域非法营运和网约车违法行为5700多起。

二、打造“渝路畅通”品牌。以高速公路主通道为重点,督促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履行好主体责任,抓好路面隐患整治,规范服务区经营行为,畅通收费站通行秩序,打造一流路域通行环境。在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方面,督促有关部门在高速公路重要地质风险点部署智能地质监测系统。在强降雨等恶劣天气下,该系统可提前2小时捕捉边坡位移、裂缝扩展等地质异常,为应急处置争取时间,提升应急救援效率。同时,与公安、气象、经营单位等部门加强协作,针对全市高速公路105个风险点确定管控阈值,强化高速公路汛期分级分类管控。

三、打造“护民强港”品牌。对标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针对群众关注度最高的环保和服务两大领域,一方面抓好重点事项监管,另一方面强化“两江游”等水路客运码头经营服务,助力塑造规范良好的城市形象。将水上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牵头指导中心城区及21个相关区县针对性完成禁限航管理制度制定,全面排查涉客船舶、涉客码头等重点部位,强化水上现场监管,开展护航带航等活动。

四、打造“质量守卫”品牌。结合“两小时重庆”交通圈补短板工程,重点抓好项目专业化监管、预防性监管,推动交通项目建设提质提效提速,服务创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落实交通运输部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压实建设单位安全质量首要责任,推进安全生产非现场监管和数字化监管。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等,通过提升工程施工技术能力,引领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