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出台《交通运输执法领域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指引》与《交通运输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工作指引》,通过建立“精准监管+风险防控”机制,推动涉企执法从刚性约束向精准服务转变,为企业发展营造稳定公平的法治环境。
一是推动精准检查,再造涉企执法流程。对检查频次进行精细化管控,区分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与个案检查的频次,并根据信用风险区分对不同企业的检查频次,既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又保证监管力度不减弱。按事项将检查频次上限录入系统,系统自动向相关执法机构发出预警。对涉企检查进行全流程规范:从不少于2人执法并出示证件的基本要求,到严禁第三方独立检查的刚性规定;从检查结果当场告知的程序保障,到商业秘密保密的底线要求,形成制度闭环。
二是推广在线核查,实现非现场监管。建立内河水上交通执法电子卡口,实现船舶检测、身份识别、异常行为识别等功能,数据实时传输至省级交通综合执法系统,全程不干扰船舶正常航行。对在线核查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关注同一区域高频违法行为,推动源头治理,避免以罚代管。
三是坚持综合施策,避免一罚了之。建立“执法全流程风险筛查”机制,明确拟作出5万元以上罚款、吊销许可证、查封经营场所等9类情形必须开展评估。评估内容涵盖市场竞争、就业影响、合同履行等十大维度,明确减轻负面影响的具体措施,比如对确有困难的企业可暂缓缴纳罚款,对新技术新业态秉持审慎包容态度,推动从“处罚惩戒”向“教育引导”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