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和世界级港口城市,航运与物流体系高度发达,成品油需求旺盛。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滋生了“黑油”非法运输与经营的利益链条,严重扰乱成品油市场秩序,对公共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并造成国家税收流失。面对这一复杂严峻的治理挑战,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坚决贯彻落实“执法为民、包容审慎”的理念,聚焦“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精准执法与系统治理相结合、专项整治与长效监管相衔接,全力保障成品油市场规范有序运行和社会公共安全大局稳定。
一、构建严格管控与精准执法的“防火墙”
一是数据分析研判,执法精准打击。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依托广东省重点车辆稽查布控系统,定期分析研判跨市高频通行货车时空规律,紧盯车辆通行频次高、安全隐患大的重点高速公路收费站,联合公安部门开展全市高速公路“两客一危”精准执法行动,精准打击非法运输成品油违规行为。
二是违法信息比对,精准识别当事人。针对非法危运案件当事人拒不配合的情况,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与属地公安部门建立执法协作机制,公安通过人脸识别、大数据追踪等,协助交通部门锁定并控制逃逸的当事人。同时,将违法车辆、冲卡逃逸车辆等重点信息录入执法车辆的车载云镜系统,结合日常巡查检查,利用车载系统报警机制,识别违规车辆,实现精准打击。
三是严管重点违法,加强两法衔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对情节特别严重的非法运输成品油行为,依法启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2018年深圳市多部门联合出台《深圳市安全生产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暂行办法》,量化案件移送标准,如单次非法运输成品油达500升以上,或一年内累计非法运输3次以上的,按危险驾驶罪移送公安机关。目前,依托多部门协同机制,深圳已依法刑拘乃至判刑多名严重违法的“黑油车”司机,显著增强执法震慑力,有效净化市场环境。

交通与公安开展协作,启动两法衔接,对黑油车司机进行调查
二、秉持包容审慎与执法为民的“服务心”
一是践行执法为民,推行轻微违法告知承诺。广东省始终坚持落实交通运输部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组织编制《广东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执法指引》,为基层执法提供清晰、可操作的规范依据。在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行动中,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持续更新完善《深圳市交通运输轻微违法行为减免责清单》,对属于首次违法、运输量小、路程近等情形,从情节轻微、及时纠正的角度,通过当事人自愿签署告知承诺书等方式,依法对当事人首违免罚、轻微不罚或减轻处罚。针对确有经济困难的个人或经营困难的企业,依法为当事人办理延期、分期缴纳罚款,必要时也会在强制执行环节协同法院对当事人实施帮扶救助,落实“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落实高效便民。落实交通运输部执法质量效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依托“深圳交通运输执法”公众号,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开发多功能合一的违章处理平台,实现“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当事人在平台注册后,可一站式完成执法文书签收、线上缴纳罚款等。平台也增加了行政机关与当事人的粘合度,为精准实施“谁执法谁普法”提供新路径。
三是优化执法方式,规范执法程序。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通过政府采购,引入第三方具有国家检验检测资质的专业机构,由专业技术人员在执法现场使用专业设备对成品油等危险品抽样封存,检测后出具鉴定意见,既保障危险品执法抽样检测的规范性、合法性,也保障了执法现场的安全性。

由具有检验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危险品开展现场抽样检测
三、打造科技赋能与联合监管的“智慧网”
一是利用特区立法,明晰部门职责。成品油流通领域的监管和执法工作涉及多个部门、贯穿多环节,深圳市2023年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成品油监督管理条例》,填补了深圳市成品油监管和执法领域专项法律法规的空白,其中商务部门作为成品油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成品油零售经营许可;发改部门负责统筹成品油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市场监管部门作为成品油流通领域执法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执法工作;公安交警部门负责查处无证黑油车非法改装行为。
二是一网统管强效能,源头末端聚合力。深圳市发改部门牵头筹建“全市成品油智慧监管平台”,力争实现成品油从出库到用户可以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前端流通环节能够追踪溯源,末端可以得到大数据支持实现精准执法,“末端处罚”与“源头治理”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