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执法改革 巩固改革成果

2016-06-23 15:01:00    来源:

深化执法改革  巩固改革成果

——全国养护管理工作会交流发言材料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  张琼厅长

2016年6月1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2014年以来,我省实施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去年底,省、市、县三级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改革过程总体平稳,改革成效逐步显现。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改革取得成效

针对我省交通运输执法体制存在的职能交叉、多头执法、队伍膨胀、趋利执法等,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从体制机制入手,破解顽症痼疾,实现了五个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精简机构,从分散执法向集中综合转变。将分散在各层级各类公路和道路运输执法机构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监督检查等职能予以整合,统一交由新组建的交通运输执法机构承担。执法机构由584个减少到139个,核减445个。 

二是厘清职责,从权责交叉向重心下移转变。改革实施意见明确,省级主要负责政策、标准的制定和业务指导、监督;属省辖市管理的普通公路超限检测站全部属地化管理,执法重心下移到县级,实现了责权一致。

三是从严核编,从臃肿怠政向精干高效转变。改革前,全省在岗的执法人员3.3万人,改革后,核定编制14016名,采取考试考核的办法,择优聘用,转岗安置1.9万人。

四是保障经费,从以罚养政向收支分离转变。执法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由自收自支变为财政全供,改变了供给性质。省财政将县级执法人员经费纳入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罚没收入与执法经费脱钩,从机制上解决了趋利执法问题。

五是完善机制,从一家为主向综合治理转变。建立了执法机构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联合建站、交叉任职、信息共享的运行机制,凝聚了执法合力;建立了执法机构和公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业务协作机制,提升了管理效能。

二、推进改革的主要做法

在实施改革过程中,我们加压驱动,重点做到七个到位,确保了改革的平稳有序。

一是完善政策抓到位。在省政府出台改革意见的基础上,积极协调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先后出台了职能调整、编制核定、经费保障等7个配套文件,形成了政策集合效应,提高了改革可操作性。

二是宣传引导抓到位。印发3万余册《改革十问》、增设改革专栏、编发84期《改革动态》、在媒体上定期公示改革进度名次、制作改革专题片等,广泛宣传改革政策,教育引导相关人员了解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

三是创新试点抓到位。通过从系统外调剂编制用于改革、在系统外安置涉改人员、对富余人员实行一次性经济补偿买断工龄、财政兜底改革成本等,拓宽安置渠道。永城市和商城县先行先试,提前半年完成了改革任务,为改革探索了路子。

四是督导检查抓到位。省委、省政府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列为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督察事项,持续跟踪督导,不断传导改革压力。我厅10名厅级带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实打实、硬碰硬推进改革。

五是严格奖惩抓到位。将改革推进成效与交通建设项目审批、评先争优等挂钩,严格兑现奖惩等措施,把改革不作为纳入省政府懒政怠政为官不为专项治理,重点实施问责。

六是确保稳定抓到位。鼓励各地用足用活人员转岗安置政策,最大限度保障涉改人员的利益,减少不稳定因素。引导上访人员按程序反映问题,按事权解决问题。建立了执法局长问访日,深入市、县、站问访,变上访为下访,真正做到了解实情到基层、倾听呼声到一线、解决问题到现场。同时,建立网络舆情日报制和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机制,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切实维护改革大局稳定。

七是确保实效抓到位。我厅将今年确定为执法体制改革巩固年。通过排查改革事项,确保落实改革政策不留死角;通过开展公安、交通联合执法,跨区域集中整治,全省货车超限率、罚款额同比分别下降13%30%;通过开展执法队伍培训、考核和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提升素质、树好形象。

三、改革的几点体会

一是领导重视是关键。交通运输部把我省列为全国改革试点,杨部长等领导多次亲临河南指导改革,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0余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专题部署

二是统一思想是前提。针对执法资源分散、部门利益调整问题,厅党组40多次组织召开厅务会、市县交通运输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形成了改革共识,一些盘根错节的利益格局逐步破冰

三是深入调研是基础。会同省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多次到交通运输部征询意见,深入100多个市县开展调研,反复修改完善改革方案60余次,确保了顶层设计可操作、改革措施接地气。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杨部长的讲话精神和这次会议的要求,以治超、治乱为切入点,以规范执法、树好形象为目标,以执法实绩检验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