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2024年沪苏水上险情应急处置联合演练在长江上海与江苏交界水域成功举行。本次演练的主题为“区域融合谱新篇 一体携手护安澜”,旨在落实长三角海事监管和服务保障一体化发展要求,深化提升沪、苏交界水域突发事件协同应急处置水平,有效夯实重特大事故灾难应对基础,全力保障长三角物流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经济平稳运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可靠的水上安全保障。
本次演练由上海海事局、江苏海事局联合主办,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宝山分中心、太仓市水上搜救中心承办。上海海事局局长谢群威、江苏海事局局长缪昌文担任总指挥,宝山海事局局长唐武、太仓海事局局长丁湖海担任现场指挥。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江苏省水上搜救中心有关成员单位领导现场观摩指导。
演练模拟一艘江海直达集装箱船舶在长江江苏段下行时,突发故障导致失控,在长江浏河口警戒区附近水域与一艘上行载运苯的危险化学品船发生碰撞。事故导致集装箱船2名船员受伤、7个集装箱落水、1个装新能源车辆的集装箱起火,危化品船货舱破损、苯泄漏入江3名船员吸入有毒气体。泄漏可能影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域。情况危急,急需救援。接到报警后,上海海事局、江苏海事局启动应急联动机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科学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力量展开应急处置行动。
据介绍,演练坚持“以练备战、实兵实战”的原则,聚焦沪、苏交界水域船载集装箱落江和危化品泄漏两大重要风险构建巨灾情景,全面覆盖水上环境救助和财产救助全流程、全要素,系统演练了应急响应、船舶火灾处置、伤员急救、危化品处置、集装箱搜寻和打捞、环境污染监测、事故船舶控制、交通管制、信息公开等9个科目。海事、航保、消防、打捞、社会救助力量和搜救志愿者协同作战,共30家搜救应急单位、35艘船艇、2架直升机、5架无人机、300余人参加演练。
据了解,演练采用“桌面推演”和“实兵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除了在现场水域主要场景采用实兵演练形式外,在应急响应、力量协调、专家会商研判、远程医疗、水源保护等环节采用远程桌面推演的形式开展,通过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的形式实现了应急处置的全过程演练。同时,探索了无人机穿越技术在剧毒有害气体环境处置中的应用场景,以及集装箱海运新能源车辆火灾应急处置流程。
长三角水路运输货物量占全国总量的50%。近年来,随着长江“黄金水道”货运量不断攀升,集装箱落江和船载危化品泄漏等有关险情事故也屡有发生。上海海事局、江苏海事局共同表示,此次演练不仅检验了沪、苏海事及相关搜救成员单位水上应急协调联动能力,也积累了宝贵的防灾减灾经验,提高了水陆应急联动水平,更是推动海事安全监管治理模式真正向事前预防转型的有益实践。双方将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海事监管和服务保障一体化,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海事安全监管、应急反应、保通保畅等协同联动水平,共同保障水上安全形势平稳有序、水域环境清洁环保、水上搜救快速有效,携手筑牢长三角水上交通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