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长网页 >> 冯正霖副部长 >> 重要讲话

冯正霖副部长在杭州湾跨海大桥技术专家组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03月07日
 
各位专家、同志们:
  杭州湾跨海大桥技术专家组第三次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两天来,专家和代表们察看了70米箱梁和50米箱梁制作运架现场、主副通航孔桥和南北引桥建设工地;听取了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吕忠达同志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总体建设情况的介绍,以及科研、设计、施工单位关于灾害天气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和对策研究、钢桥面及混凝土铺装研究、大桥运营管理等专题介绍;专家们对提交会议的三个专题报告进行了认真、热烈地讨论,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了技术专家组第三次会议纪要,希望大桥指挥部认真研究纪要意见,以推动今年大桥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要充分肯定大桥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建设两年来,特别是大桥技术专家组第二次会议以来的一年间,按照精细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廉政建设“四个攻坚”的要求,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和嘉兴两市人民政府、浙江省交通厅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大桥工程指挥部和参建单位按照“建设一流大桥、创造一流管理、培养一流人才”的总体要求,以科学有效的制度规范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各工序,努力实践精细化管理;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依靠科技进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以人为本,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力争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警钟长鸣,狠抓廉政建设不放松。应该说,在“攻坚之年”、“精细管理之年”,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在质量、安全、投资、进度、自主创新和文明施工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在保证质量、安全前提下,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用40%左右的工期完成了50%左右的工程量。指挥部将建设情况概括为“一超四无”,即“工程进度超计划、工程质量无事故、安全生产无事故、廉政建设无案发、工程资金无拖欠”,得到专家组的一致认可。特别是指挥部紧紧围绕大桥建设需要,在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专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编制方面,在建设技术、运架装备、大型箱梁预制施工工艺、架设技术方面,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通过两年来的工程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国家和省市级先进集体和个人,大家对大桥建设者辛勤工作的成就深感钦佩。
  杭州湾跨海大桥目前取得的进展和获得的多项成果,给我们以鼓舞和信心,也给我们对取得大桥建设的全面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保持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自觉保持工作压力,并使之成为动力。借鉴处理危机理论,有这么四句话对我们的工作是很有警示作用的。即:常有危机感的人不会发生危机;没有危机感的人常会发生危机;掌握危机防范知识的人能够减少危机;缺乏危机防范知识的人还会扩大危机。这也是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只有常有如履薄冰之感,才会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认真地研究每一个问题、认真地总结成败之道,从而取得最佳的工作业绩。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希望大桥建设的“一桥四方”,要清楚地认识建设目标要求的严肃性、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建设环境的复杂性、建设难题的可解性,以更加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严谨的科学求实态度、更加负责任的工作要求,抓好大桥建设的每一项工作。
  二、科学决策、快中求稳、稳中求精,推进大桥建设
  科学决策、快中求稳、稳中求精是大桥工程指挥部在汇报中提出的对当前大桥建设进展情况的准确把握,是很有针对性的,我十分赞同这一工作要求。
  建设项目的管理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管理的具体成果体现在大桥建设的质量、安全、资金等各方面。目前看,大桥的建设管理已逐步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不论是从指挥部,还是施工、设计、监理等方面都基本形成了目标一致、分工负责、协同共进的局面,当然,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进一步发挥各方优势、适应大桥建设动态管理需要,还要进一步进行管理机制创新。这应当是科学管理理念、精细管理理念在大桥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大多数桥梁建设经验表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决定了桥梁建设的成败,上部结构施工质量决定了大桥建设的好坏。今年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开始从基础施工为主转为基础与上部结构施工共同进展的阶段,创新管理机制,实施 “无缝隙管理”格外重要,必须发挥指挥部、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一桥四方的各自作用和优势,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自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的责任,特别是要进一步发挥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确保形成合力。
  第一、要更加突出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合同是大桥参与单位在投标时就认可的法律性文件,是大桥工程建设的依据,合同的严肃性不容质疑,必须认真地执行。参与大桥建设的一桥四方都应当做遵守合同的模范,执行合同的模范,按合同办事,按程序办事。
  第二、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实施目标管理。杭州湾大桥建设的环境和条件复杂,存在许多不熟悉、不适应的情况和问题,更需要进行充分的认识和有效的目标管理。要大力推行目标责任制,加大管理协调力度,充分发挥各参建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必要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的投入,确保施工方案和计划安排的切实可行,确保年度目标的顺利完成。
  第三、要更加注重精细管理。把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做到位,做得有质量,真正认识“细节决定成败”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第四、要更加严格实施投资管理。交通发展要走资源节约型发展之路,建设资金的有效管理和合理使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项投资达上百亿元的特大工程,从目前看,能否有效地控制投资,不仅涉及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也体现着项目的管理水平。因此,越是大工程,越要精打细算,也越有节约的余地。所以,加强投资管理,也应是指挥部今后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们强调,加强资金监管、提倡节约投资,不是说要把少花钱作为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而是要花好钱,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还要花到位,对可重复利用的设备、材料,对非生产需要的资金则要严格控制,从紧安排,珍惜和使用好每一笔钱。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越是规模大的项目,越是有影响力的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就越发显得重要,要创新责任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确保大桥工程质量。
  应该说,从目前来看,全体大桥建设者的质量责任意识较强,大桥工程指挥部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这些质量保证措施,如“首件工程制”和“技艺标准化”等,有力地保证了工程质量,希望你们坚持下去,并结合上部结构施工新情况不断充实、完善、推广。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在依据已有的科研院校科技力量基础上,发挥施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常说,企业是工程建设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科技进步的主动力。这两年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施工单位的主动进取,大大推进了施工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取得了多项国家专利技术。杭州湾跨海大桥已有了这样好的条件,取得了这么好的成果,要继续给予鼓励和支持。要继续将工程质量管理落实到大桥建设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通过规章制度和技术措施来保障大桥建设工程质量。
  要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的作用,赋予监理工程师足够的权威,强化监理工程师对每一个工艺过程的现场旁站和监控,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勤”字上下功夫,加大检查频率;在“细”字上做文章,拓宽检查广度和深度;在“严”字上出成效,提高检查效果。
  三、继续把安全生产管理再抓深、再抓实、再抓细
  前不久,部召开了全国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座谈会。在会上,我谈到了民航飞行安全上的“海恩法则”,就是一起重大飞行安全事故背后,有29起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有300起事故苗头。按照“海恩法则”,在毫不相关的事故背后,都遵循着相同的规则,剔除少数“天灾”因素,实际大多都是“人祸”。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反思,在大桥建设工程安全问题上,我们要注意经常检查,认识是否到位、责任是否落实、监管是否得力、安全生产经费投入是否得到保证,进一步探索和把握杭州湾跨海大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杭州湾跨海大桥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是在强台风区和灾害性气候条件下建设的超长跨径的跨海桥梁,受海洋建设条件、风浪、水流与波流力、材料供应、作业场地等因素影响较大,众多施工船舶、工作平台会给安全生产带来许多可能预计不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大桥建设新开工标段将陆续进场,高空交叉作业增多,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增多,灾害性天气难以预测,安全生产管理难度也随之不断增加。从以往大桥建设经验看,这一时期一般是安全生产事故高发期。大桥工程指挥部、各参建单位和海事部门都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针对海域高空作业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第一、切实加强船舶和大型设备的安全管理。各种施工船舶、辅助船舶和特种设备是大桥施工的必备条件,也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在安全管理上,一是要严把船机设备准入关,大桥工程指挥部、各施工、监理单位要共同把好关,坚持标准不降、关口不松。凡船机设备不适合海洋环境施工要求的,不得进入杭州湾参与施工;对达不到安全标准要求的,要强制其退出;要重点加强对交通船和抛锚艇等小型船舶的技术状况的监督检查;二是要督促施工单位加强船舶的技术管理。加强船机设备的定期维护、日常检查和小修保养,确保船机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三是要做好船舶锚泊措施,防止因船舶走锚而危及人员、船舶和工程结构物的安全。
  第二、从严从细地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一是抓好安全技术方案的制定。施工组织方案中必须要有安全技术措施,重大施工组织方案必须要有相应的专项安全技术保障,要把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考虑得更多一些,制定的技术方案和防范措施更有效一些。二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要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狠抓落实,坚持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人、措施不走样。要适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通过查隐患、堵漏洞,引导施工企业正确处理安全与质量、安全与进度、安全是效益的关系;三是强化高空作业的安全监控。面对高空(处)作业比较普遍的情况,必须严格高空施工作业的各项安全措施,特别要做好施工通道、作业平台的临边防护和立体防护,南、北航道桥的主塔施工和主梁作业,要作为高空作业安全监控的重中之重,重点作好预控和检查工作。
  第三、积极作好灾害性天气的应对工作。要切实落实防台、防汛、防大潮的各项措施和应急预案,各项工作都要立足一个“早”字,做到早计划、早准备、早动作,确保灾害天气无灾害。
  最后,感谢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宁波、嘉兴两市人民政府,浙江省交通厅以及参与大桥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科研等有关单位对大桥建设所作的工作。感谢各位技术专家对大桥建设付出的辛勤劳动。
  谢谢大家!
    [关闭]    
    第11届中国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
    陕西省沙漠高速公路修筑养护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关于发布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等六项交通行业标准的通知
    关于发布货运挂车气压制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三项交通行业标准的通知
    关于确定国家计量认证交通评审组评审员及技术专家名单的通知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维护单位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46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