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长网页 >> 高宏峰副部长 >> 风采集锦

高宏峰:通往地震灾区公路始终保持通行状态
中国交通新闻网     杨光      2010年04月18日
 

  4月17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抗震救灾工作进展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前一天晚间刚刚从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现场返回北京的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介绍了交通运输部门抢通公路、保障运输的情况。他说,目前通往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所有公路通道始终保持通行状态,个别出现安全隐患的公路桥梁已有专人进行监护和检测,交通运输部门组织了充足的运力,有信心做好抗震救灾交通运输保障工作。


保通公路干线   加强桥梁监测监控


  青海玉树地震造成玉树机场至结古镇道路中断,国道214线雁口山—结古段、囊谦--结古段,连接国道109线的不冻泉—曲麻莱—治多--结古段两条路三个方向的救援通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防护工程严重受损,多处地方出现塌方、桥梁位移的情况。此外,震区周边多条路段出现大面积的滑坡、沉陷、路面裂缝,公路基础设施损坏严重。
  青海交通运输系统的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奔赴交通中断的禅古电站K815-816段等地,全力开展受损公路的抢通保通工作,并于14日下午14时抢通了所有通往灾区的公路,为国务院和青海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前往现场指挥及第一批救援物资的运进创造了条件。同时随时清理公路沿线的塌方和落石,确保救灾车辆和物资车辆安全通行。
  高宏峰说,在抢通道路之后,交通运输部门的工作重点转向保障道路畅通,加强公路养护管理,重点对国道214线和受地震破坏的其它路段进行养护管理工作。目前余震不断,对于塌方等最新发生的情况,公路部门的干部职工随震随抢,随塌随清,全力保证通往灾区的主要公路干线畅通。同时,还将逐步扩大巡查范围,抽调力量深入受灾乡镇,巡查抢修受损的乡镇公路。特别是加强对桥梁、涵洞的监测与监控。青海省公路养护部门已派人对214国道沿线的花石峡大桥、玛多黄河桥、通天河大桥进行重点值守,交通运输部已派出专家组对桥梁进行检测,保障救灾人员及救援物资的安全顺利运输。
  此外,交通运输部门还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向公众发布路况信息,最新的路况信息会第一时间通过交通运输部网站、中国公路信息服务网对外发布。


加强维护管理  做好公路通行服务


  由于玉树灾区不通火车,大量救灾物资及设备均需通过214国道从西宁运往玉树,该段公路全长820公里,主要为二级公路,技术等级低,公路通行能力有限。目前,前往灾区的车流量剧增,给运输保障带来极大压力。
  高宏峰表示,交通运输部门已经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214国道的维护和交通管制,确保过往车辆有序通行。同时,希望全国各地运往玉树的救灾物资,在到达西宁后,要在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分批有序地运往灾区,提高运输效率。
  为保证救灾物资快速通行,青海交通部门在沿线公路收费站开通了救灾运输专用车道,同时组织路政人员并协调交警在收费站24小时指挥疏导车辆,配备道路清障车,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沿线各收费站、治超站、养护工区还准备了充足的矿泉水及食品,为奔赴灾区的司乘人员和从灾区返回人员提供服务。甘肃、四川等省份也开通抗震救灾“绿色通道”,确保救灾车辆快速、优先通行。

客货运力充足  能够满足救灾需要


  地震发生以来,交通运输部门全力组织开展应急物资运输保障工作。客运方面,青海省交通厅在省内各客运企业落实应急储备客运车辆294辆、8820个客位,并在玉树州巴塘机场至结古镇之间安排6 辆大型客车,执行人员转运任务;货运方面,积极协调驻军部队和货运企业,共调集储备应急货车484辆,总吨位达5955吨。同时,交通运输部还协调了甘肃、宁夏、陕西、四川等周边省份储备了300辆客货运输车辆,作为应急运力储备。一有需要,随时进入青海灾区予以支援,保证满足抗震救灾的运输需要。
  截至4月16日24时,交通运输部门已经投入大中型客车129辆,货车119辆,累计运送救灾人员和伤员4894人次,运送设备、帐篷等各种救灾物资2170吨。目前,灾区运输保障有序,已经投入的运输车辆和储备的应急运力,能够满足救灾的需要和及时疏散灾区群众。西宁至玉树的长途客运班车已经恢复。
  另据了解,截至4月16日22时,民航共调动40架次飞机,执行救灾包机168架次,运送救灾人员3708人次,运送救灾物资423吨,运送伤员680人。

 

 

图为高宏峰(左二)介绍玉树地震灾区交通运输保障工作情况。 记者杨光 摄

    [关闭]    
    高宏峰:通往地震灾区公路始终保持通行状态
    高宏峰:通往地震灾区公路始终保持通行状态
    高宏峰:通往地震灾区公路始终保持通行状态
    高宏峰:通往地震灾区公路始终保持通行状态
    高宏峰:通往地震灾区公路始终保持通行状态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维护单位 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46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