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交通报
鞭炮声中的欣喜与期待
2004年,欢庆的鞭炮声一次又一次在河南省大地上响起,通村工程让2950多个村村寨寨的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坐上班车的梦想。让几十万祖祖辈辈生活在偏僻乡村的农民走出闭塞、接轨城市,无疑是河南省交通厅厅长安惠元年终回首最感欣慰的事。
盘点2004,安惠元厅长说,改革和发展是2004年河南交通的“主题词”。2004年是有史以来河南交通发展最快的一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到326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位、中西部地区第一位;农村公路建设投资53亿元,创历史最高记录;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4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58公里,17个地级市通达高速公路……而所有这一切之中,最让安惠元如释重负的是,新建的6车道107国道与8车道京珠高速新乡到郑州段通车,使京珠和连霍两条大动脉在郑州交会处的交通瓶颈问题得以解决。2004年也是河南交通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在全国引起反响;征稽体制改革使缴费“一票制”成为现实;厅直属事业单位的全员聘任制改革全部完成;厅直属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平稳推进……
“黄金时期”是安惠元对明年河南交通发展的总体概括,他说,明年河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速度不会低于20%,有望突破400亿元大关;总长770公里的12条高速公路将建成通车;农村公路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将达到60亿元……谈起明年,安惠元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与期待,而我们也衷心祝愿明年的中原大地能有更多欢庆的鞭炮声响起!
本报记者 朱美环 特约记者 康继民
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说起湖北交通,仆仆风尘掩饰不住湖北省交通厅厅长林志慧一脸的兴奋。林厅长向记者介绍,湖北交通事业一直以来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比如,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有时看到涉及交通领域的问题,就亲自打电话给她,询问湖北交通的有关情况并提出意见。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发展的决定》,省长办公会评审通过了《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等4个规划。
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2004年湖北交通保质保量,取得了很大成果。截至11月底,湖北交通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2.05亿元,为年初计划的104.3%。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781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59公里,农村公路达到71013公里,行政村公路通达93.79%。
2005年,湖北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保190亿元,其中公路重点工程117.8亿元。明年,湖北交通还将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提出“2005交通质量管理年”的目标。主要工作措施包括:在全省交通系统开展“争创‘三个一流’、强化质量管理、改善交通环境、塑造交通形象”的大讨论;建立全方位、立体型的质量监督体系,推行质量信誉考核制度、服务质量招投标制度等;全面落实各项便民措施,包括实行“一站式”办公,实施政务公开,即时、限时办理证牌发放、规费缴纳业务,工程咨询服务等,各级交通部门对社会作出的承诺都必须真正落实到位。
本报记者 陈菁闻
不断助推沿江经济发展
谈及今年的长江航运形势,长航局局长黄强十分兴奋,他语气肯定地向记者表示:“2004年,长江航运主旋律的确令人振奋。”
从数字看发展。2004年长江港口累计完成的货物吞吐量将突破4亿吨,同比增长40%以上;船舶过闸货运量将达到3400万吨,较历史最高水平增长近90%,运输生产再创历史纪录……黄局长认为,这种健康发展的局面,得益于交通部对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的重视,得益于我国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阶段的经济社会,也得益于长航局自身提高执政能力、做负责任的行业行政主管机构的实践。
行业管理的根本在于为市场主体服务。黄局长说,立足于这一基本立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长航局经过深入调研,已经确立了加快长江航运发展的新目标。目前,长江航道大规模整治已经拉开序幕;长江运力结构调整,包括船型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长江航路改革在纵向延伸;三峡船闸运行和三峡库区航运安全有序;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为十年来最好水平。
新的一年,长航局仍将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以航道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川江及库区船型标准化,提高安全监管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切实提高三峡船闸综合通过能力,强化行业公共服务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本报记者 吴冰 周家华
合适速度 合理规模 最佳效能
甘肃省交通厅厅长杨咏中开门见山地说,近几年,甘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从1998年至去年年底,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24亿元。截至12月15日,今年已完成投资超过百亿元。目前,续建的10条高等级公路已有6条建成通车,其余的已基本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可达到686公里,明年将突破1000公里。
谈到今后的发展,杨咏中说,从明年起,甘肃交通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规模型阶段,“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的重点是建设“一圈一线”和“两纵两横两重”。“一圈”是以兰州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一线”就是首先建成天水到嘉峪关千里高速公路,并与明年开工建设的天宝高速公路延伸后,形成国道主干线连霍线甘肃段嘉峪关以东高速化。
提到效能问题,杨咏中认为,21世纪应属于道路运输业的发展,甘肃的重点是建设兰州国家级公路主枢纽和5个省级公路枢纽以及一大批农村公路运输站点,以此形成交通发展新的增长和拉动点。
面对新形势,杨咏中以立足西部,着眼全国的视角,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谋划大战略的思路,这就是建立以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发展方向的大交通,以西北交通运输主枢纽为目标的大市场和以路域经济为主导的大产业,创新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公路养管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市场监督能力,努力把甘肃交通系统创建成一个创新型、学习型的行业。
本报记者 赵志礼 朱美环
跳出行业看交通 站在全国看广西
2004年,广西交通完成投资120亿元,比2003年的80多亿增长了39.9%,初步形成了以首府南宁为中心、连通各市县、干线相连、江海直达的交通网络。
对此,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厅长黄华宽没有沉浸在喜悦中,他对广西目前的交通现状有着非常冷静的看法:“我们的成绩虽然喜人,但‘跳出行业看交通、站在全国看广西’就能清楚地看到:对内,广西交通满足不了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需要;对外,我们与广东、湖南、云南等兄弟省份还有很大的差距。”
黄华宽介绍,广西交通发展总体上还是低水平、低标准,公路总里程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位于第16位,公路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9%、西部省市区平均水平的70%左右,出海、出省、出边的主通道还没有完全形成,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边境地区农村群众出行比较困难。
黄华宽表示,参加这次全国交通工作会,将很好地领会中央领导和张春贤部长的讲话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份的经验,明年将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完善国道干线网络,掀起农村公路建设热潮,继续搞好大型泊位为主的沿海交通基础建设大会战。
黄华宽介绍,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年将加大改革力度,把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公路建设下放到县市,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本报记者 胡士祥
加快构建“东出西进”交通网络
今年的交通工作亮点纷呈。盘点2004年的福建交通工作,福建省交通厅厅长徐钢喜悦满怀。他说,2004年福建交通建设完成总投资155亿元,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提前一年实现省会福州到各设区市的“4小时交通经济圈”;列入福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到年底可建成农村公路硬化路面8000公里;港口建设步伐加快,港口生产持续增长,全省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将超过1.54亿吨,其中集装箱可达427万标箱,可谓获得了水陆并进的发展。
张部长的工作报告确定了明年全国交通工作的整体思路,如何结合实际实现福建交通事业的更大发展?徐钢厅长的思路非常清晰。他说,加快福建交通发展的核心是构筑“东出西进”交通网络。一要加快港口建设,发展航运,加速形成通达各大洲主要港口的集装箱航运网络,以航运促进临港工业和沿海城市的发展,增进闽台港澳经贸合作与交流,拓宽国际贸易渠道与领域。二要加快高速公路、省级干线和农村公路网建设,把福建省港口物流服务腹地延伸和扩展到闽中西北及江西、湖南、京九沿线,带动闽中西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徐厅长认为,实施“东出西进”交通发展战略,“四个转变”不可不为:一是从内部循环向对外辐射转变,二是从单项规划向整体规划转变,三是从满足于交通自身发展向立足于交通为经济发展服务转变,四是从粗放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变。
本报记者 陈光榕 吴冰
用优质的海事管理服务社会
2004年,全国海事系统坚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实现了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相对稳定的目标,工作成绩可圈可点。
接受记者采访时,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将2004年的海事工作归纳为几大亮点:一是坚持专项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组织开展了长三角水上治超、沿海小型船舶专项整治等行动、解决了部分影响水上安全的“顽疾”。二是在继续推进长江口江苏段航路改革的同时,顺利实施长江三峡库区和珠江口水域航路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水上险情应急预案。三是海事法制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出台了《海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海事行政强制实施程序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四是八项便民措施落到实处,受到好评。五是海上应急和搜救协调能力得到加强,海上搜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刘局长说,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从海事发展的角度来看,一要继续更新执法理念,提高队伍素质,促进长效机制的完善,维护水上安全形势稳定。二要全面提高基础管理质量,以船舶、水域、船员和公司为重点,全面提高海事管理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三要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整合海事管理资源,完善水上应急反应体系,加快水上安全装备建设。四要推进执法模式改革,理顺层级关系,形成整体力量。
本报记者 吴冰 特约记者 王敬东
建立国际一流院所
张春贤部长对公路所的发展提出目标:提高为政府服务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市场竞争能力,建立国际一流的公路研究院所。公路所党委根据这一目标,对公路所的发展思路进行了调整。两年来的实践产生了累累硕果。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所长姚震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公路所新增合同额达到4个亿,在进行中的合同额有8个亿,基本上比2000年翻一番。同时,全年取得36项成果,其中绝大部分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002年,公路所开始筹备制定2004年至2010年的发展规划。这一规划便是向建立国际一流的公路研究院所的目标努力,分为“一、二、三、四、五、七”规划。“一”包括双重含义,即建立国际一流的公路研究院所,形成一个公路行业的咨询专家委员会;“二”指工程领域的产业以及硬、软件的开发产业;“三”指建立3到5个国家实验室;“四”是办好4个国家级的检验中心;“五”是5个研究中心;“七”是在公路交通科技领域的7个方面实现突破。2002年,公路所还筹备制定公路交通试验场规划,这一正在建设中的试验场包括4个技术系统,一个信息平台和一个支持保障系统。
在明年乃至今后的工作中,公路所将在7个方面提高能力:提高整体领导能力;重组科技队伍,拉动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有效利用国际资源的能力;提高成果应用能力;提高所办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提高文化生产力。本报记者 陈菁闻
康庄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电梯门一打开,浙江省交通厅厅长赵詹奇就被碰巧等在外边的记者撞了个正着,刚下飞机的赵詹奇厅长很有绅士风度地将记者让进了房间,并接受了采访。
赵詹奇说,今年是浙江交通的“狠抓落实年”: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总投资超过400亿元,各项交通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高速网络工程全年完成总投资170亿元,在建高速公路完成1600公里;干线畅通工程好中取快,全年完成建设投资108亿元。
赵詹奇用“方兴未艾”来形容浙江今年的水运强省工程。2004年,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整合步伐大大加快,舟山连岛工程、六横岛集装箱基地开发都已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赵詹奇说,舟山港口资源的开发和宁波港的加快发展,将会让人们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一个属于浙江的真正的东方大港。
赵詹奇说,2004年,浙江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如火如荼,62亿元的投资带来的是17700公里乡村康庄工程的完工。7.2亿元投资完成了4643公里的绿色通道工程,等级公路通车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通村公路的硬化率提高了42个百分点。
继“狠抓落实年”之后,浙江将明年定为六大工程的“建设高潮年”,预计六大工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将达到450亿元;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330公里;建成乡村康庄工程11000公里;剩余的6000公里部分省道和县道砂石路面全部改造完毕。
本报记者 朱美环 贾刚为
以交通促进“两个率先”
江苏省交通厅厅长潘永和第一次参加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就感受颇深。他表示将加快江苏交通发展,使江苏交通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率先步入小康社会与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同时带好江苏交通队伍,勤政廉政,适应交通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潘永和介绍,2004年,江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是历史以来投资最多的一年,交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了较好成绩。截至11月底,江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已突破380亿元,7条高速公路路段相继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2424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也已超额完成年度计划,达到15000公里;航道、船闸工程和港口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运输体系进一步强化,开辟“绿色通道”年减免通行费近亿元,1至11月份苏北运河通过货物量高达1.01亿吨,其中煤炭达6002万吨,电煤运量达4200万吨,有效地缓解了电煤运输的紧张状况。治超工作在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下,取得明显效果,超限超载大幅下降,运输价格出现理性回归。船型标准化改造稳步推进,全省完成(含在建)钢质挂浆机船拆解改造任务7016艘,超年度计划2.4%;农村班车通车率达到82.7%,大大方便了农民出行。
潘永和说,江苏是水运大省,航道总里程占到全国的20%,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三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2004—2010年)》对身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福音”。
本报记者 王瑞水 胡士祥
农村公路建设面临新机遇
军人出身的宋卫平说起话来非常务实——一如他一贯的工作风格。前几天,安徽省一条重点高速公路开工,以省长为首的八位省领导出席了开工仪式,而仪式非常简朴,前后只用了一刻钟左右;12月25日安庆长江大桥通车,安徽省委书记和省长都参加,对他这个省交通厅厅长来说,是个绝好的“露脸”机会,但宋卫平选择了到北京开全国交通工作会,他的理由非常简单:“会议要确定下一年的交通工作思路,而那只是一座大桥通车,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从军人到基层官员,再到市长、交通厅长,这段履历使宋卫平更具平民意识,对基层老百姓的生活更为了解,因此在加快安徽高等级公路发展的同时,对农村公路方便农民出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作用的认识也更有切身体会,修建农村公路的劲头也更足。今年安徽高速公路完成投资90亿元,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00多公里、在建的还有1000多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与之比较丝毫不逊色:完成投资50亿元,建成5000公里县乡公路,另有7000公里县乡公路完成了40%的工作量。
按照规划,2005年,安徽实现乡乡通等级油路,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20000公里,加大国家商品粮基地公路建设和红色旅游公路建设力度;2010年,新改建农村公路40000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50000公里,全省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油路(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