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
来源:中国交通报
“以前每次过江我都提心吊胆,生怕和小船撞上,和超载的黄砂船撞上,但自从实施定线制以后,大小船舶分道航行,连夜航进江都不再是难事了。而且,现在长江里的超载船也少多了,‘潜水艇’不见了,行船真是轻松多了,安全多了。”谈起这一年来的行船感受,南京长江油运公司的王船长深有感触。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如今,行船不仅更安全,还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办理船舶签证的手续。 据交通部海事局通航处处长翟久刚介绍,继去年7月1日在长江江苏段实施船舶定线制以来,今年交通部又相继在长江三峡库区和广东珠江口水域全面实施了船舶定线制,从而使得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船舶碰撞事故率大幅下降,极大地提高了航运生产力。此外,今年开展的长江下游和京杭运河水上治超联合执法行动,也使船舶违章超载现象得到明显改善,长江分道通航和航行秩序效果更加明显。 为贯彻落实张春贤部长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要求,海事监督管理立足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力争简化执法程序,减少和减轻群众负担,部海事局于今年年初推出便民利民八项措施,各基层海事执法部门积极改变服务态度,创新服务方式,特别是注重从小事做起,全心全意地为船员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今年,我国的海上应急救助能力通过多次演练、实战,也得到了检验和进一步提升。成功救助失火“辽海”轮乘客、千余名受困南海东沙岛的渔民成功获救等,充分说明了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的的海上救助力量和日趋完善的应急救助体系发挥了作用,海事、救捞系统功不可没。在“6·22”黄河小浪底特大沉船事故、“11·21”包头空难中,海事、救捞通力合作,更是为成功打捞起事故沉船及遇难者遗体、失事飞机黑匣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在今年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国家投入巨资组建的专业救助“国家队”,交通部救助打捞局在去年成功进行了救捞体制改革后,今年继续实行动态值班待命制度,实施靠前救助;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和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也在今年相继组建,我国沿海海上救助的应急反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渤海湾等重点水域的救助力量继续得到加强。目前,重点水域率先实现了海空立体救助功能,沿海立体救助体系日趋完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