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霖
(2006年12月29日)
同志们:
2007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交通工作。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分别听取了交通工作情况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今年交通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做好明年交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交通工作,分析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安排2007年工作,做好“三个服务”,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下面,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06年交通工作回顾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全国交通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十一五”交通工作的基本思路,一手抓“十一五”六件大事的精心筹划,一手抓今年10项重点工作的组织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向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交通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的成果。
编制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编报了《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制定颁布了《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交通教育与培训发展规划》。制定了《我国与东盟国家公路水路交通合作规划纲要》、《环渤海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纲要》、《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海峡西岸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等。这些规划增强了交通发展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细化“十一五”交通建设规划,加强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审查、咨询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了安全、环评、土地等审查工作。各地交通部门制定了本地区“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加大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沿江七省二市与部共同签署了《“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为重点的内河水运建设取得新的开端。
“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京沪公路天津段、沪瑞公路三穗至凯里段、连霍公路清水至嘉峪关段,西部省际通道阿北公路黄陵至延安段、兰磨公路思茅至小勐养段,国家高速公路网京承高速公路北京段二期、杭瑞高速公路景德镇至婺源段等重点项目建成通车。苏通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二期工程、深圳港盐田港区三期集装箱码头工程、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秦皇岛煤码头五期工程等项目竣工投产。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开工。
交通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对17省的40个交通建设项目进行了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组织了治理水运工程建设质量通病示范项目。加强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对10个省区市公路建设市场进行了督查,出台了《建立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指导意见》,并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组织了试点工作。开展了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试点工作。
全年新改建公路里程3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460公里。到今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48万公里(包括从今年开始纳入统计的155万公里村道),高速公路达4.54万公里。沿海港口新扩建泊位252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144个,新增吞吐能力4.95亿吨。内河港口新增吞吐能力6720万吨,改善内河航道里程521公里。
第二,农村公路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围绕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目标的要求,部署和组织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各项工作。一是全面开展了全国农村公路通达情况及技术状况普查工作,摸清了农村公路新改建规模和资金需求。二是按照“省部联手、各负其责、统筹规划、分级实施、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就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资金筹措等问题与地方人民政府交换意见、达成共识。除个别省外,省部共同签订了落实中央1号文件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意见。启动了“五年千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三是部对车购税投资结构进行重大调整,进一步向农村公路建设倾斜,车购税投资比重由2005年的29.5%提高到39.5%。四是地方政府加大了省级财政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湖南、陕西、山东、内蒙古、广东等省区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农村公路建设;贵州、湖北、辽宁、安徽、江苏、宁夏等省区每年从财政收入增量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山西、福建等省实行了“以奖代补”政策。各地市县乡政府也都出台了很多措施。五是农民群众以“村民自治、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等方式,积极投工投劳,承担土石方工程施工和自采材料的采备、运输,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六是农村渡口改造和渡改桥、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等8项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质性措施得到认真落实。七是贯彻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天津、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海南、四川、重庆、广西、新疆等省区市出台了实施意见,全国87个县(市)开展了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示范工作。制定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组织了农村公路建设经验交流和技术管理培训。八是坚持农村客运同步发展。浙江、河南、山东、甘肃等省加大农村客运站建设支持力度,大多数省份对新开农村客运班线实行减免交通规费的优惠政策。
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26万公里。共建设农村客运站8711个,停靠站点2.93万个,又有19759个行政村新开通客运班车,行政村通公路率达84.1%,客车通达率由81%提高到83.2%。
第三,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得到新的提高。
围绕方便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制定了“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目标,加强了公路养护管理;加大道路客运车辆结构调整力度,中高档客车比例已超过营运客车总量的40%;开通了“全国公路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公路水路信息服务系统”,及时提供气象预报、航行预警和路况等公众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应急保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迅速疏导因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导致的旅客滞留。春运、“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期间,各级交通部门加强运力调配,完成客运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2%、7.1%、1.5%。进一步加强“绿色通道”建设,建成了4.3万公里全国“绿色通道”网络,建设了省域“绿色通道”网络,对包括台湾水果在内的整车鲜活农产品运输实行优惠政策,全年减免通行费超过25亿元,为搞活城乡流通、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作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重点物资和应急物资运输,着力加强组织协调和完善应急预案,组织运力储备,加强运输衔接,提高港口集疏运效率,煤、油、矿运输紧张局面得到缓解。针对三峡库区156米蓄水和三峡船闸完建期单线运行的实际,加强船舶调度和船闸运行管理,保证集装箱、商品车及重点物资优先过闸,启动了新的水-陆-水滚装车翻坝路线,缓解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严重不足的压力。加强交通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建立了公路、水路运输应急保障体系。今年广东、福建、湖南等省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交通干部职工深入抗洪抢险一线,抢通水毁公路,抢运受灾群众和救灾物资,为抢险救灾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障。山西省组建了国家战略物资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启动了公路运煤通道建设。
坚持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综合治理超限超载运输,推行车辆计重收费,超限超载率控制在9%左右。开展了北京至大同沿线10个治超示范站点建设。加强和规范收费公路管理。按照国务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对二级收费公路的规模、收费站点的设置、经营权转让以及依法监管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展了“特权车”、“人情车”违规减免车辆通行费专项整治活动。规范国际海运市场秩序,完成了对国际班轮公司在中国港口收取码头作业费的调查,对违规班轮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针对中日班轮航线“零运费”、“负运费”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
全年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184.4亿人和2.1亿人,旅客周转量10136亿人公里和74.9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8.7%、5%、9.1%和10.5%;完成货运量146亿吨和24.4亿吨,货物周转量9647亿吨公里和53908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8.8%、11.9%、11%和8.5%。全国港口完成吞吐量56亿吨,同比增长15.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3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6%。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65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日照港、南通港、烟台港进入亿吨港行列,我国目前已经有13个亿吨大港。
第四,交通安全监管和人命救助取得新的成效。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安全监管、应急机制、救助能力建设。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管理架构体系和责任体系。明确重点抓好客滚船安全管理、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治理等12件实事,修订下发了《2006年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规则》和《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提高新建造客滚船的安全标准,并对现有老旧客滚船进行追溯。二是加强水上安全监管和搜救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机制和动态救助待命值班制度,继续加大对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时段和重点环节的监管预防力度,开展了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低质量船舶和水上危险品运输专项整治,对乡镇渡口渡船加大了规范和整治力度。三峡库区135米航路改革配套设施建设通过竣工验收。加强对大功率救助船、海上救助直升机和水上安全监管设施的建设。在渤海湾水域举行2006海上联合搜救演习,国务委员华建敏出席演习并作了重要讲话。与国家气象局签署了《关于共同做好海上搜救气象服务的协议》。三是早准备、早检查、早安排、早落实,加强防台防汛工作。成功组织了16次防抗台风工作,成功救助越南遇险渔船22艘、渔民330人,完成了灾后沉船打捞任务。全年水上交通事故件数、死亡人数、沉船艘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17.2%、21.5%、18.5%和10.6%。组织搜救1620次、救助16753人,救助成功率达95.7%。四是按照“三关一监督”职责,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继续推进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公路安全保障和危桥改造三项工程,开展了公铁立交安全整治工作。全年改造和加固危桥1719座,组织实施了2.2万公里国省干线公路安保工程,在辽宁、湖南、湖北等10个省区24条干线公路上开展了公路灾害防治工程试点。五是加强交通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组织了以公路桥梁、隧道建设项目为重点的专项整治,事故隐患得到整改。六是组织开展了交通平安建设,港航治安、交通信访形势保持了稳定。
第五,行业创新工作迈出新的步伐。
贯彻落实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召开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指导方针和目标,提出加强理念、科技、体制机制和政策“四个创新”。制定下发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指导意见》,分解落实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各项任务并制定了实施方案。
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强了公路桥梁隧道建设关键技术、大型深水港口建设关键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等的研究。研制成功动态交通信息导航系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和“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安全技术”课题研究首次进入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对交通重大科研项目也给予了重点支持。示范推广了西部科技项目沙漠公路修筑技术、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省域道路运政信息系统技术等。在北京、山东、江苏、浙江、成都等省市组织了“省级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工程”、“区域性道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三个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并通过验收。推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加快了交通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和主干专业建设工作。组建了交通产品认证中心。
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积极配合全国人大财经委开展《节约能源法》的修订工作。制定了《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和《交通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十一五”交通行业节能降耗主要指标。天水至宝鸡、景婺黄高速公路江西段等30个环保公路示范工程建设进展良好,启动了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胡锦涛总书记今年5月13日视察了云南思小高速公路,对公路建设注重环保与生态,节约土地资源给予了充分肯定。开展了港口新改建工程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在全行业开展节能降耗活动,降低了车船单位运输能耗。积极探索交通审计共建模式,充分发挥内审机构的作用。
第六,交通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加大了交通立法责任制的实施力度,编制实施了交通2006年立法工作计划,有1件和3件交通立法项目分别列入了今年国务院一类和二类立法计划。《船员条例》已经国务院法制办审议通过,即将上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航道法》(送审稿)已报送国务院。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开展了《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修订)》、《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国内水路运输条例(修订)》的审核修改工作。制定颁发了12件部门规章,废止了33件旧规章。现有有效交通法律4件,行政法规30件,规章320件。各地正在制定近30件地方性交通法规和政府规章,交通立法进度明显加快。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研究制定《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界定执法职责,明确执法程序,建立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重庆交通综合执法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广东交通综合执法试点已经启动。组织了《行政许可法》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了《道路运输条例》及配套规章执行情况的检查。依法受理了有关行政复议案件。
第七,交通对外交流合作开创新的局面。
认真贯彻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交通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一是与周边国家多双边合作不断深化。签署了加快制订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谅解备忘录。首次召开了中日韩海上运输及物流部长会议,会议发表了联合声明和行动计划。完成了中国—东盟海运协定的谈判工作,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东盟海事磋商会议。全面完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协定所有附件和议定书的谈判工作。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合作顺利开展。积极参与亚洲公路网、欧亚公路运输通道连接、东北亚物流系统、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多边合作。成功举办了中俄边境地区运输合作研讨会和航海夏令营中俄国家年活动。二是与发达国家的交通合作进一步扩大。举办了中美商贸联委会运输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商定了中美交通合作行动计划,参与了首次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与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重要欧盟国家签订了交通合作文件,完成了与欧盟交通合作备忘录的制订工作。三是与发展中国家的交通合作更加密切。加强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建立交通部间的合作关系,签署合作文件,组织和参与交通领域各种双边合作活动,为我国交通企业在上述国家承揽公路、桥梁、港口等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政府援建的中吉乌公路吉境内部分路段、昆曼公路老挝境内路段顺利完工。塔乌公路顺利开工、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工程已签署商务合同。马来西亚槟城大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四是在多边国际合作中,积极参与了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国际合作,承办了国际航标协会第十六届大会。积极参与了海上安全和保安、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保护海员权利、国际公路运输合作及运输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等方面国际规则的制订和修正。通过多种形式与马六甲沿岸各国充分协商,就开展实质性合作、维护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畅通达成了共识。
第八,行业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的进步。
召开了全国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十一五”行业文明建设要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开展“学先进、树新风、创一流”活动为载体,把行业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制定了《全国交通行业“十一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意见》和《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继“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之后,又推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新时期援藏交通工程技术人员的楷模”陈刚毅、“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孔祥瑞。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亲切接见陈刚毅事迹报告团成员并作了重要讲话。组织宣传了青岛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四好班子”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总结推广了“新时期知识型、创新型职工的先进代表”包起帆的先进事迹,开展了“宣传刚毅事迹、弘扬刚毅精神、做刚毅式职工”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交通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先进典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了行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进取精神。开展了“长征路上看交通”、“交通行业劳动者之歌”等大型宣传活动。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以专项治理交通建设领域商业贿赂为重点,围绕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程转包分包、工程设计变更、设备材料采购、质量管理以及收费公路经营权转让,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完善工作措施和制度办法,规范从业单位和人员的行为。截至目前,已查结商业贿赂案件38起。治理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和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的肯定。各地结合交通建设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探索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办法。
进一步转变交通部门政府职能、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交通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加强调研,狠抓落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对涉及交通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复和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办理工作。继续推行政务公开,推进电子政务和行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了部与国办、各部委、各省政府内部网络的互联互通。改进审批方式,试行网上审批、“窗口式”办公、联合审批等,精简审批事项。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实践,主要有以下六条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今年以来,交通工作紧密联系交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和新要求,明确提出在比较好的工作基础上,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好中求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新理念、新思路统一交通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认识,努力把各项工作进一步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践证明,这些发展理念、发展思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符合交通实际,对推进交通各项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必须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和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客观要求。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完成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开创农村公路建养管运的新局面,是交通部门的政治责任。实践证明,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符合中央的要求,符合农民群众的意愿,是交通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性举措。
三是必须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关系经济健康发展的全局。一年来,交通工作主动适应和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措施,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加强薄弱环节,保证“四个重点”,实行“两个倾斜”,强化“两个监管”。实践证明,紧密结合交通实际贯彻落实宏观调控各项措施,促进形成合理的交通结构,是将好中求快的发展要求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
四是必须坚决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交通发展之路。交通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继续沿用传统的增长方式推进交通发展难以为继。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走自主创新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交通发展之路,事关国家战略实施、事关交通可持续发展。今年以来,在这方面进一步做了积极探索。实践证明,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使交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相适应,交通发展就可以充满活力,增强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是必须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和人命救助。安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发生交通运输事故,会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甚至引起社会震动,不仅有违于以人为本的初衷,也有违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实践证明,更新安全理念,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监管,完善应急机制,提高预控及处置事故险情和人命救助的能力,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交通工作的突出位置,这是保持交通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
六是必须深化行业文明建设。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做好交通各项工作,要靠交通广大干部职工的拼搏和努力,靠职工队伍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实践证明,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不断推动行业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行业文明程度,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2006年交通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关心重视的结果,是人民群众积极支持的结果,也是交通广大干部职工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交通部党组,向交通广大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向关心支持交通工作的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向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衷心感谢!
二、对做好“三个服务”的认识和要求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全面总结了今年的经济工作,部署了明年的经济工作,这对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统一全党认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做好明年的经济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切实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
今年7月召开的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工作会议上,部党组明确提出在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过程中,要做好“三个服务”: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三个服务”逐步为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所认同。我们要把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结合交通实际做好“三个服务”,切实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做好“三个服务”,必须深化对交通运输本质属性的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交通运输的作用作过经典的论述:商品在空间上的流通,即实际的移动,就是商品的运输,这种位置的变化就是向乘客和货主提供的“服务”。我国经济产业布局中,交通运输一直是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发挥着支撑经济发展、引导生产力布局、沟通城乡、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作用,公路、港口、航道等公共设施和公共产品,直接承载着“人和物空间位置移动”的运输服务,为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提供基本条件。正因为如此,交通运输的服务属性十分突出,在国民经济产业构成中又属于服务业范畴。交通运输提供的生产性服务,面向国民经济的所有生产部门,服务过程贯穿于社会生产、流通的各个方面,是与国民经济其他生产部门关联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交通运输提供的消费性服务,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普遍性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所有社会群体和个体。因此,服务是交通运输的本质属性。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把交通运输定位为服务业,并作为服务业中优先发展的领域,这对搞好交通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首先,发展服务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都发生在一个国家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收入水平转变的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这样的历史阶段。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业,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靠工业推动的格局。把交通运输定位为服务业,意味着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其次,发展服务业不仅能扩大就业,而且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性需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交通活动愈加频繁,交通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发生了新的变化。把交通运输定位为服务业,意味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发展服务业是提高整体国民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为交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交通运输是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依托信息技术,提高交通运输的机动性、便捷性,降低运输成本,就能促进整体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把交通运输定位为服务业,意味着交通运输要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产业转变。
在深化认识交通运输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站在世界交通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的角度审视中国交通发展水平,站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审视交通适应能力,站在人民群众对交通需求的角度审视交通服务水平,站在行业以外的角度审视交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改进服务水平,努力做好“三个服务”。
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这是交通工作的总任务。做好这个服务,就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强化管理,抓好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能源、重点物资、农副产品、外贸货物的运输保障,做好抢险救灾的应急运输,实现覆盖范围更广、服务水平更高的货畅其流、人便于行,把运输保障和运输服务落在实处。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之所以强调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因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做好这个服务,就要积极落实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和要求,把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从农村公路面广、量大、保通保畅任务重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解决好建养管运的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这是交通工作的根本要求。社会公众从最基本的出行要求到安全便捷的更高诉求,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交通发展为了人民,交通发展依靠人民,交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交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质所在。做好这个服务,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放在交通工作的突出位置,既要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的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又要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让人民群众出行放心;就是要不断增加交通有效供给能力,不断提高运输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出行满意。
“三个服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个服务”的提出,既是对多年来交通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交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更是对交通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新认识。
长期以来,交通处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状态,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往往容易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对发挥现有设施的效率和提高服务水平关注不够,重于增长、轻于服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交通增长转型的任务越来越紧迫,发展模式、发展重点、有效供给必须随着需求变化而加以调整。强调做好“三个服务”,就是要求交通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转变发展理念、明确发展内涵,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促进科学发展,实现交通由外延式的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的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以生产增长为导向的发展向以服务质量为导向的发展转变。这是交通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交通发展既有良好机遇也有严峻的挑战,准确把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做好“三个服务”的重要前提。交通发展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央已经把优先发展服务业作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方面。交通作为服务业中优先发展的领域,将在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中央把努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地区发展不协调作为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任务,交通在沟通区域和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将会更加凸显。三是中央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发达国家已经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服务业,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这就要求不仅要发展国内便捷的交通服务业,而且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连接全球服务系统的运输网络。
与此同时,交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我国的服务业正在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迈进,交通是传统产业,如何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还没有破题。二是资源、环境对交通发展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还没有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交通发展路子。三是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成为交通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还没有探索出积极促进建立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效途径。四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选择交通方式的理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安全、便捷、舒适、高效及个性化需求增强,对交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尤其应该强调的是,面对上述这些机遇与挑战,还要看到目前交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交通结构不尽合理,有效供给不足,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公路、水路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相互衔接不够,运输效率不高,也不适应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交通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消耗多,质量效益有待提高;交通面临的环境压力增大,与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要求有差距;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交通行业管理水平还不高,与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有差距。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调整交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注重推进创新,强化行业管理,不断提高“三个服务”的水平。
——调整结构,这是做好“三个服务”的重要保障。交通结构调整既是落实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要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公路水路交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公路水路交通与综合运输体系的关系;公路交通与水路交通的关系;公路水路交通各自内部的关系。当前要重点抓好投资结构、基础设施结构和运输结构三个层面的优化与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就是要保证“四个重点”,实行“两个倾斜”。调整基础设施结构,是公路水路交通产业升级的重点,特别要重视薄弱环节的建设。运输结构调整,要引导运输管理、运输组织结构和运力结构向信息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运输产品多样化。积极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主要运输通道和运输枢纽建设,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运行,提供畅通有效的运输服务。
——转变方式,这是做好“三个服务”的有效途径。依靠科技进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创新管理模式以及提高人的素质,实现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当前,要高度重视能源、资源和环境对交通发展的刚性约束,切实摆正交通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推动交通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抓手,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交通发展路子。要结合行业实际制定产业政策,落实各项措施,下最大决心、用最大气力,科学合理利用土地、岸线等稀缺资源,切实保护环境,加强节能降耗,发展交通循环经济,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为做好“三个服务”不断创造新的条件,开辟新的途径。
——注重创新,这是做好“三个服务”的内在动力。不断提高行业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实力,加快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科技创新为引领,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政策创新为保障,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工作要有新举措,作风要有新转变,方法要有新创造,业绩要有新成效,为做好“三个服务”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强化管理,这是做好“三个服务”的坚实基础。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培育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加快政府交通部门的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增强政府交通部门的行政执行力和公信力,推进交通政务公开,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进一步创新交通公共服务体制,健全完善惠及全民的交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交通建设、运输管理、安全监管中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安全理念牢牢植根于交通规划、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反应和安全防控体系,提高事故预防、人命救助和事故处理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满意放心的运输服务。
总之,努力做好“三个服务”,既是交通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交通工作的时代要求。我们一定要不断增强做好“三个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丰富和完善,加快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进程,为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先行,提供保障。
三、2007年的交通主要工作
2007年交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突出“四个着力”,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注重创新,强化管理,努力做好“三个服务”,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是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质量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
继续深入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各项措施,调整结构,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的耐久性,有效推进公路水路重点项目建设。
1.加强专项规划编制和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一是完善和整合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长三角、泛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区域公路水路交通规划。二是争取尽快批准《全国内河航道和港口布局规划》,启动主要水系航运规划的修编和长江口航道规划编制工作。组织港口普查试点工作。加快主要港口规划审查审批工作。继续协助完成省级港口布局规划审批工作。三是颁布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编号方案,组织开展国道网调整研究。四是审批并组织实施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推进枢纽城市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开展特大型城市公路客运枢纽换乘系统规划建设试点。五是抓紧研究公路、水路交通结构调整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的思路,进一步提高公路水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保持合理的建设规模和前期工作周期。六是改进和完善交通经济运行分析制度,改革交通统计制度,健全工作体系,完善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统计分析的预测、预警功能。
2.确保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任务,加强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明年计划建成高速公路5000公里以上。要坚持速度服从质量,加强管理和实施力度,确保明年底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最后2385公里的建设任务,履行本届政府既定的目标。继续加快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项目的审批、环评等工作,以解决断头路、区域通道贯通路段为重点,积极抓好新开工项目,继续抓好续建项目。加强公路水路运输站场建设,严格收费公路服务区的建设标准和建设规模。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落实养护资金。加强桥隧设施的养护监管,大力推行预防性养护,提高通行保障能力。
3.加强沿海煤油矿箱大型专业化码头和深水航道建设。重点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码头、天津港北港池集装箱码头、大连港大窑湾港区二期、营口港鲅鱼圈港区四期工程、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和京唐港区煤炭码头、天津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青岛港前湾港区30万吨级油码头、连云港庙岭三期突堤工程、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推进沿海港口结构调整。继续加快进出港深水航道建设,重点建设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大连大窑湾港区航道工程、天津港25万吨级航道工程、营口鲅鱼圈15万吨级航道工程、连云港15万吨级航道工程、深圳铜鼓航道工程等。
4.加快推进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点的内河水运建设。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对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高运输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积极组织实施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分阶段有步骤地对长江上中下游主要碍航航段进行整治,改善通航条件。继续做好三峡船闸完建期的通航保障工作,积极推进南岸翻坝公路和升船机建设,推进船型标准化,做好库区进一步抬高蓄水位的各项准备工作。建成湘江株洲航电枢纽,加快嘉陵江航电枢纽建设,稳步推进西江、松花江等内河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西江桂平二线船闸工程。
5.整顿规范建设市场秩序,推进建设项目管理创新。一是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健全完善黑名单制度。构建统一的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平台,加强履约检查,对履约差、信誉差的企业,依法清退或限制其进入交通建设市场。推进交通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扩大试点面。二是继续落实工程建设四项制度,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动态监管。三是改进和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积极推广现代大型工程项目组织、造价控制等专业化管理方式,对典型示范工程项目管理加强指导,促进项目管理精细化、信息化。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四是杜绝工程发包暗箱操作,规范业主行为,查处工程转包、违法分包行为,严禁试验数据造假。进一步规范劳务用工制度。五是开展建设市场和安全专项督查。重点是在建项目基建程序和质量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环节以及施工工期、主要控制工程、细部工程的质量管理情况。六是加强标准规范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减少强制性规范。开展项目法人、评标专家和一线工程人员培训。
(二)坚持建养管运并重,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明年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其中中央投资计划安排建设农村公路21万公里。要继续落实省部协议,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把中央精神和各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各项措施,推进农村公路建养管运一体化。
一是建立部省工作协调机制和建设目标考核制度,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同部署、同实施。二是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坚持中央投资向中西部倾斜。研究改进和完善中央投资管理方式,鼓励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搭建农村公路建设投融资平台。鼓励农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参与本乡、本村的道路建设。三是推广因地制宜的技术标准和新材料、新工艺,加强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工作。采取符合农村公路建设特点的质量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抓好督促检查,把好质量关。四是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努力做到机构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资金落实。五是加大农村公路渡口改造、渡改桥以及防护工程建设力度,提高抗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六是继续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落实燃油补贴政策,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
(三)加强运输市场监管,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要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运输保障能力。
1.加强和改进运输市场监管手段。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制定推行以服务质量招投标为主要内容的道路客运班线经营权制度,提高水路运输市场准入标准。二是建立健全运输市场信用机制,推进交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运输企业诚信档案、信用等级制度,落实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三是依靠科技和信息手段,加强有效监管。争取两年内建立起全国道路运输信息系统,对客货营运车辆、营运驾驶员、道路运输违章处罚信息实行联网查询;建立省级道路运管机构GPS监控平台,长途客车、危险品运输车和大型货车安装车载监控终端。四是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违章经营,保护合法经营者和旅客、货主的权益,净化市场环境。继续开展清理违规减免“特权车”、“人情车”通行费专项工作。贯彻国办文件精神,加强养路费征收管理。五是以国际班轮运输为重点,整顿和规范国际海运市场秩序。六是积极发挥中介组织作用,规范中介组织行为。
2.加强运输组织协调,保障重点物资和紧急物资运输。精心组织春运和黄金周的旅客运输工作。建立重点物资运输保障体系,加强煤、油、矿等重点物资和粮食、农资以及城乡居民生活用品的运输。健全完善防灾抗灾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强化公路路网的应急保通能力。继续完善和扩大全国“绿色通道”网络建设,促进省际互通成网,进一步便利鲜活农产品运输。鼓励发展甩挂运输、厢式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提高运输效率。
3.加强五星旗船船队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积极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五星红旗船队规模,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改善船舶运力和组织结构,加快进口能源、重要原材料运输国轮船队建设,促进船队经营规模化、集约化,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4.继续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管理手段,建立健全车辆超限超载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路面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和部门联动的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治超检测站点规范化建设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逐步完善全国治超监控网络。研究加强超限超载运输源头监管的政策措施,继续稳妥推广计重收费。
(四)提高交通安全监管和人命救助能力,完善应急保障机制。
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和完善水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监管机制,落实责任制,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加强水上安全监管和救助能力建设。促请国务院批准《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加强水上安全防控、监管和搜救体系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强海事监管、专业救助装备和队伍建设。继续完善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时段和重点环节的监管措施,建立水上交通安全长效机制。继续深化渡口渡船安全专项整治,加快海船更新改造和老旧客滚船淘汰步伐,完善载货汽车滚装码头危险品检测手段。督促乡镇船舶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旅游船安全管理,组织低质量船舶专项整治的验收。加快淘汰非标准船,改善船舶技术状况。深入开展交通平安建设,抓好15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加强港口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港航治安稳定,建立健全港口安全评估制度和体系,启动建设全国港口保安信息系统。
2.推进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继续按照“三关一监督”的要求,加强道路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开展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估。监督道路运输企业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解决挂靠车辆安全管理缺失问题。
3.加强交通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各级交通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继续深化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开展行业施工安全技术研究,加快行业安全标准、规程的修订。规范工程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完善重大施工安全事故预控机制,做到抓关键、早预防。
4.加强交通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加快编制《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完善公路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事故预防、处置和救助能力。深入开展公路水路交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普查和监控,加快交通应急平台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加大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投入,继续组织好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及公铁立交安全整治,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畅通。
5.加强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加快交通行业关键专业技术岗位职业资格制度建设,重点建立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船舶检验人员、机动车检测维修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和注册管理制度,推进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实施交通产品认证制度,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五)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研究提出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积极稳妥地推进引航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指导港口、航运管理一体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经营性港口招商规范性研究。结合事业单位改革,逐步理顺管理体制,稳步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推进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投标工作,规范多元化投融资的运行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积极争取国内外信贷资金支持,拓宽筹融资渠道。
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收费公路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把好建设项目立项、站点设置、收费权转让、收费性质界定和资金监管“五个关口”,进一步规范收费公路的审批、站点设置和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公路经营权转让清理整顿工作。
一是调整结构,控制规模。要以非收费公路为主,适当发展收费公路。从严控制二级收费公路建设项目的审批,东部地区按照《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不再发展新的二级收费公路,中、西部地区要严格控制增设新的二级公路收费站,逐步实现收费公路集中在高速公路和部分一级公路的目标。
二是统贷统还,撤并站点。健全完善“统贷统还”制度,逐步撤并现有二级公路收费站点。建立高速公路与其他收费公路统筹发展机制,减少二级收费公路的规模。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通行费收支及价格的监管,规范收费行为和资金使用,提高透明度。
三是政府主导,严格监管。要严格界定政府还贷收费公路与经营性收费公路,严格收费公路经营权转让行为,严格控制经营性收费公路规模,强化政府在收费公路投资、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设立经营性公路或人为改变还贷公路性质。对未依法转让收费权,将政府还贷公路按经营性收费公路建设管理的,要坚决进行清理和属性归位。加大政府监管力度,督促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在运营管理中更好地体现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
(六)加强交通法制建设,扩大交通对外交流合作。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交,推进交通法制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为交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进一步加快立法和制度建设步伐。抓好《船员条例》、《防治船舶污染海域环境管理条例》、《海上交通安全法》、《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和《航道法》的制定修订工作,推进《公路保护条例》、《水域搜寻救助条例》、《潜水条例》的起草工作,加快《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配套法规建设。实施新的《交通法规制定程序规定》,推动交通立法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推行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交通行政执法,推出一批示范单位。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继续扩大对外合作交流。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落实中国—东盟交通合作项目,签订中国—东盟海运协定;组织实施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便利运输协定,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的制订;推动中巴、中吉乌、塔乌和中蒙俄等重要国际公路运输通道的建设,加快中俄重点界河桥建设,加强中日韩海上运输与物流领域的合作。扩大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交流。进一步落实中美海运协定、交通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美商贸联委会运输工作组第二次会议行动计划项目,与欧盟委员会签订交通合作谅解备忘录。促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交流。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争取在中非合作基金的框架下组织培训项目。积极参与多边合作交流。继续做好与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在能力建设、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加大参与国际海事组织工作的力度,积极参与和影响海运业国际规则的制订和修正;全面开展关于批准和履行《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的研究;继续推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间运输领域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为交通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创造条件。
(七)加快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提高节能降耗水平。
以提高行业创新能力为重点,转变交通增长方式,在落实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求上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充分发挥交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一是组织实施“国家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与服务系统”、“苏通大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远洋船舶压载水净化和水上溢油应急处理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加强国家“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项目科研攻关,抓好公路交通安全、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桥梁耐久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二是强化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组织实施四川雅泸高速公路等一批科技示范工程,推广农村公路建养技术、废旧橡胶粉应用于筑路技术和公路旧桥检测评定与加固技术等成果的应用。三是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新一轮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认定工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管好用好科研经费。四是加快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加快交通行业专网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巩固部网站建设成果,完善公路水路管理信息系统及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加快交通电子口岸建设,抓紧制定相关标准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行业监管和服务水平。五是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重点,推进交通专业技术人员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创新管理干部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管理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交通人力资源支持保障体系。
切实转变交通增长方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环境保护政策,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切实落实到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各个环节,努力实现节约发展、绿色发展。要研究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发展政策和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发展模式。一是节约土地、岸线资源。继续开展公路环保示范工程和水运环保示范工程的建设,推动交通预算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二是节约能耗。大力发展交通循环经济,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扩大废弃路面材料的回收利用,研发推广能源替代、材料再生等新技术,调整优化交通能源消费结构,引导和鼓励发展客货运输配载中心,降低车船空载率。三是污染减排。加快车船技术装备升级换代,逐步淘汰高耗能、污染大、安全性能低的车辆、船舶,推进建立主要耗能装备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四是建立交通节能指标体系。落实加强节能工作的指导意见,健全节能工作组织体系,抓紧研究交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交通节能管理标准规范以及用能考核指标体系,抓紧编制《交通行业节能中长期规划》,开展节能工作交流、培训和技术信息服务。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增收节支。
(八)加强行业文明建设,继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贯彻落实“十一五”行业精神文明指导意见和交通文化建设纲要,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深入开展“学、树、创”活动,扎实推进行业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交通职工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完善行业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加大交通宣传力度,继续组织开展宣传学习许振超、陈刚毅、包起帆、孔祥瑞、青岛港等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活动,弘扬新时期交通行业精神,宣传党的十六大以来交通发展成就,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开展“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共铸诚信交通”、“文明礼仪伴我行”以及创建学习型组织等主题实践活动,丰富群众性创建活动,提升行业文明建设水平。开展“文明执法”主题活动,加强交通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交通执法行为,提高文明执法水平。开展“创建文明机关,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主题活动,不断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倡导“负责、创新、协作、廉政”精神,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机关作风转变、工作方法转变,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加强调查研究。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开展交通文化建设研究,培育交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组织实施“五个一工程”,将全行业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里强调一点,各级交通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关心离退休老同志、困难职工的生活,在现有基础上,为改善他们的生活创造条件,营造和谐的交通发展环境。
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健全具有交通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努力打造廉政交通。继续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工程招标投标等六个环节作为重点,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坚决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推进商业贿赂治理工作,推进政府采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实施“阳光工程”。完善廉洁从政教育监督机制,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健全和完善“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决定的制度。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继续加强和深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加大监察力度,重点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五不准”执行情况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察,保障党风廉政建设各项政策制度落到实处。加大政风行风建设力度,切实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继续巩固治理公路“三乱”成果,严防出现反弹。进一步加强对征地拆迁补偿费和农民工工资到位情况的监督,防止发生新的拖欠。
同志们,2007年的交通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关键是狠抓落实。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交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