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26日召开的广东海事局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去年广东在辖区船舶流量和客、货吞吐量增长较大的情况下,未发生负有海事责任的重特大水上交通、船舶污染事故。2007年,该局将实现“七个转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政相对人提供服务。
广东海事局局长梁建伟说,2006年该局通过加大了对“三无”船舶和超载船舶的查处力度,开展了渡口渡船、低质量船舶和水上危险品运输“百日会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了对珠江口和琼州海峡水域的监管及“四客一危”、“四季三节”、“四船一链”的监管等,使辖区在船舶流量和客、货吞吐量增长较快的情况下,未发生负有海事责任的重特大水上交通、船舶污染事故。
同时,一些工作的开展也提高了执法力度。如高栏海巡基地的启用拓展了珠江口有效监管和应急反应半径100公里,集海上应急与搜救为一体的惠州海上应急搜救中心已成立,我国第一艘按照《浮油回收船检验指南》法规设计和制造的多功能污油回收船“碧海1号”已投入使用,船舶自动识别遥测遥控系统已覆盖至南海海区和广西北海沿海区域,与港澳深开展了四方溢油桌面推演和演习,在湛江、珠海、云浮、佛山、中山等地组织了针对性强的搜救与防污演练等。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该局今年将实现“七个转变”:在监管方式上,实现由静态管理向动静结合转变;在监管机制上,实现由集中整治向长效监管转变;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转变;在信息化建设上,实现由单项技术应用向系统集成技术应用转变;在资源管理上,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在基础建设上,实现由外延型的规模建设向内涵型建设转变。
具体来说,今年该局将探索建立事故原因动态跟踪评估制度,找出辖区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规律,提出针对性措施,并运用到海事监管中;启动广东水上交通监管指挥中心建设,利用现有和在建的海事监管基地的指挥中心功能,提升对辖区交通事故的应急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在西江重点河段适时推行船舶定线制,在条件具备的水域,推行船舶分道通航,提高航道通航效率;通过电子化业务流程,推行海事行政许可的网上审批,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同时,该局还将发挥行业优势,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渔民和复退军人实施“智力扶贫工程”,培育外向型船员劳务市场,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及复退军人就业;发挥专业优势,在促进地方发展临港经济、合理利用港口水域和岸线资源、改善港口投资环境、地区性涉海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提前介入,积极为地方政府出谋划策。(李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