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岁尾,对于河南交通来说,用“硕果累累、捷报频传、异彩纷呈”来形容,似乎并不夸张。
12月26日,全长183公里的沪陕高速公路河南省信阳至南阳段高速公路通车。至此,河南省2006年原定的15个项目总长计761公里的高速公路已全部顺利建成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由“九五”末的507公里猛增至3439公里,跃居全国前列。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06年令河南交通人感到自豪的还远不止这些:干线公路建设顺利完成了年度投资目标,稳步推进,郑开大道11月19日建成通车,实现了郑州和开封两座历史名城的首次“融城”;农村公路建设超额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原定的年度投资65亿元的目标,达到68.8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1万公里,改善提高通水泥(沥青)路行政村1.5万个,超年度目标50%。全省已有13个省辖市提前三年实现了“村村通”。此外,道路运输、工程质量、超限治理、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等,也都亮点频闪。
近几年河南交通取得了快速发展,缓解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安惠元强调,这种缓解和改善仍然是初步的和不稳定的,交通保障能力仍显不足,质量效益有待提高,区域发展还不够均衡。目前,交通运输发展落后于交通建设发展水平,交通服务和管理水平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也比较突出。河南这几年高速公路发展虽然较快,但后期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一个庞大的公路交通体系要健康运行,必须把管理作为工作的核心来抓,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提升队伍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要形象。为此,厅党组决定在继续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2007年作为“交通工作管理年”,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把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突出抓好质量管理、运营管理、养护管理、运输管理和安全管理,全面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