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应对挑战 科学发展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交通运输保障——李盛霖部长在2009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
《中国交通报》 2009年01月16日 |
|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
李盛霖 (2009年1月15日)
同志们: 2009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是交通运输部组建以来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总结2008年工作,安排2009年重点工作,动员交通运输广大干部职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奋力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交通运输工作的新局面。 党中央、国务院对交通运输工作非常重视。今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交通运输发展取得的成绩,对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德江副总理的重要讲话,既是对交通运输广大干部职工的鼓舞和鞭策,也是做好交通运输工作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和认真贯彻落实,不断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交通运输保障。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08年交通运输主要工作
2008年是极不平凡、难以忘怀的一年,交通运输工作的大事多、急事多、难事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交通运输广大干部职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迎难而上,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预计全年全社会完成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930亿元,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6645亿元,同比增长2.4%;沿海港口建设完成投资759亿元,同比增长5.5%;内河建设完成投资181亿元,同比增长9.0%。全年新增公路里程1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33公里;沿海港口新扩建泊位15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89个,新增吞吐能力2.8亿吨;内河港口新增泊位282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1个,改善内河航道里程943公里。全社会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223亿人、旅客周转量12711亿人公里、货运量211亿吨、货物周转量78217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7.6%、9.7%、10.1 %和3.4%。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8.7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6亿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2.2%。民航完成客运量1.92亿人,货邮运量405万吨,运输总周转量375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3.2%、0.7%、2.6%。邮政完成业务总量1407亿元,普遍服务业务收入191亿元,快递业务收入4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12%、18.8%。 一年来,交通运输的主要工作是: (一)奋力抗击特大自然灾害取得重大胜利。去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部党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部署要求,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紧急行动,力保干线公路、主要港口、航道和民航运输畅通,力保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力保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畅通和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力保运输安全,力保运价稳定,力保机要邮件万无一失。部省、省际间加强沟通协调,组织应急力量抢通京珠线阻塞路段。湖北、河南省交通厅等单位迅速组织专业抢险队伍南下支援,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广西六省实行公路交通应急处置联动,江西、广西两省区开辟了跨区域分流通道。秦皇岛、天津、黄骅港和中海、中远、长航集团等骨干港航企业积极开展水上应急抢运,确保电煤来多少、卸多少、运多少。民航迅速恢复运行秩序,抢运积压、滞留旅客和救灾物资。邮政全力组织疏运邮件快件。经过连续奋战,抢通了京珠主干线和其他主要交通干线,确保滞留旅客年前平安回家,取得了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全面胜利。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首要任务是抢通保通保运。12个省区市的交通运输抗震救灾救援队伍与灾区交通运输干部职工一道,全力抢通灾区公路交通“生命线”;开辟水上航线应急抢运人员;恢复受灾机场正常运行,保证空中航线通畅;开设“步班邮袋邮局”、“集装箱邮局”,保证邮路畅通;开辟救灾物资公路、水路运输、空中救援和邮政服务“绿色通道”,保障及时快捷运输和通邮;调集30余架直升机参与救援行动。在抢险救灾一个月时间内,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累计投入抗震救灾人员836.5万人次,投入机械15.5万台次,投入应急运力4.2万辆,投入救灾资金29.3亿元,运输救灾物资68.5万吨,抢运救灾人员和灾区群众61.5万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踊跃为灾区捐款、捐物和施工机械,为救灾运输车辆减免通行费3.86亿元;民航组织抗震救灾飞行任务1600余个航班,运送人员5万余人,运送救灾物资1.5万吨;邮政部门免费收寄快递爱心包裹5.5万件,平安书信4.51万件,为群众成功寻亲198人,免费汇款35.2万笔。通过努力,地震灾区国省干线公路网、内河航道网、民航运输网和邮政服务网及时恢复正常,通往重灾区的通乡通村公路全部抢通,为保障抗震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圆满完成奥运会运输保障和安全保障。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把奥运会、残奥会运输保障和安全保障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了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一是加强应急运力组织和运输保障,公路完成奥运应急运力保障组织、火炬国内传递公路转场和保障任务;民航完成火炬接力境内外传递航空运输保障以及开幕式前后奥运专包机、公务机保障等任务;邮政完成涉奥城市邮件寄递任务。二是强化安全保障,开展了以“查隐患、保安全”为主线的安保大检查,公路实施了进京货车绕行交通组织、112国道等绕行公路整治工程、省际进京客车尾气改造治理等工作;民航开展了“奥运安全、正常、优质服务年”活动,投入整改资金近4亿元加强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水上完成了奥帆赛青岛赛区海域安全保障和隐患整治、浒苔清除、涉奥城市港口和三峡船闸等主要通航设施安保工作;邮政强化邮件寄递安全监管和服务,收寄验视率达99.5%。三是启动安全保障应急预案,细化各项保障措施、实施方案,落实奥运交通专项补助资金,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有效保障了奥运会、残奥会交通运输安全顺畅优质运行。 (三)继续推进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发布了《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国家高速公路路线规划和命名编号实施方案》和《公路水路交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编制完成了《汶川地震灾后公路恢复重建规划》、《区域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纲要》、《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纲要》、《京杭运河综合治理航运发展建设规划》。启动了《国家高速公路地级城市绕城公路规划》、《交通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等编制工作。组织开展了“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遴选、招投标和主要流域水运规划修编。 切实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西部开发省际通道在建项目数据库,全面完成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项目审查和“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收尾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苏通大桥建成通车,舟山连岛工程全线贯通,全国最后一条通县公路——西藏墨脱公路和杭州湾第二通道嘉绍大桥开工建设,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加大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力度,投资规模较上年增加了67.4亿元;加快雨雪冰冻灾后恢复重建,提高公路抗灾能力;编制《汶川地震灾后公路恢复重建技术指南》,加快重建项目前期工作,截至去年底,70%的项目已开工。积极推进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加快站场项目前期工作。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研究制定了《加快公路水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完成了“十一五”规划调整,通过29个省区市的共同努力,落实了第四季度新增100亿中央投资加快公路建设安排。 全面推进港口布局规划、总体规划审查批复工作,加快沿海港口结构调整步伐,继续推进煤油矿箱等大型深水码头和深水航道建设。上海港罗泾二期工程和湛江港25万吨级航道工程等17个沿海重点建设项目竣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进入攻坚阶段。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点的内河水运建设稳步推进,常鲇工程、汉宜数字传输系统工程、罗湖洲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等8个建设项目竣工,京杭运河扩能改造、西江航运干线改造扎实推进,基本建成了松花江大顶子山和右江纳吉航电枢纽工程。首次开展内河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完成了株洲航电枢纽等8个内河水运示范工程,促进了理念、技术和管理创新。继续开展沿海码头改造试点,推进老码头技术改造和老港区功能调整。 发布了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开展了以高速公路、独立特大桥梁隧道、重大水运建设工程为重点的质量安全督查,重点工程总体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四)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发展农村客运。全年全社会完成投资1887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9.1万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26.3万公里。截至去年底,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88.7%,东、中部地区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分别达89.7%、79%,西部地区建制村通公路率达78.1%。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建立了农村公路数据库。确定了14个地(市、州)“老少边穷”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工程。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组织专项检查和抽查,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完成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核查评估。继续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出台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和养护技术手册,全国31个省区市都出台了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高农村客运燃油补贴标准,出台农村客运车辆更新补贴政策。 (五)着力提高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强化公路、水路运输组织、运输服务和市场监管。一是加强港口煤炭疏港和电力“迎峰度夏”及奥运期间重点物资运输,保障了煤炭、粮食、石油、铁矿石等重点物资运输。完成了春运、“十一”黄金周和其他节假日客货运输。二是加强交通运输出行信息服务,及时发布公路水路气象预警和干线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推进部省道路运输联网试点和道路运输电子证件应用试点;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中心建设;修订了公路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内河航道应急抢通工作。三是制定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道路旅客运输班线经营权招投标办法、汽车客运站安全规范,深入开展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推进承运人责任险工作。继续加强治超,从2007年11月开始,由山西省牵头、华北五省区市联合治超,车辆超限超载率大幅下降,山西全省目前已下降到0.2%,杜绝了车货总重55吨以上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交通事故明显减少,道路畅通率明显提高。四是针对一些出租车群体事件,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通知,部及时派出工作组进行指导,会同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切实维护出租车行业稳定;组织开展调研,研究提出了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促进行业稳定、规范、提高的基本思路。五是开展水运管理规范年活动,治理内贸集装箱超载,规范国内船舶融资租赁管理,提高国内水路运输市场准入标准,建立退出机制;加强国际海运市场监管,依法查处涉嫌违规的国际班轮和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继续落实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取得较大进展。六是做好长江干线枯水期航道维护,推进船型标准化,做好三峡船闸通航保障工作。七是出台促进水运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导和扶持水运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八是签订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运协议、邮政协议,两岸全面“三通”基本实现。 (六)不断完善安全监管和救助能力建设。组织实施《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建造和更新改造了一批监管救助重点设施和装备;启动了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和专业溢油应急船舶建造;以应急辅助指挥决策系统建设为重点,加快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步伐。修订完善《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建立了海上搜救医疗联动、灾害性天气预警、获救人员善后处置、渔业船舶搜救互动的机制;各地也编制了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基本形成了沿海11个省区市以及长江、黑龙江干线水域搜救网络;建立渤海湾救助打捞应急联动机制,基本形成环渤海湾水域陆岛空中救援网;制定海洋灾害信息监测预警预防制度和海上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初步形成了覆盖我国内陆和沿海主要通航水域水上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体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百日督查和“两防”整治“回头看”、砂石运输船与施工船整治等专项治理活动。成功组织了2008年中日、中韩和厦金航线海上搜救、海上溢油等应急联合演习;圆满完成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海上应急救援保障任务;成功防抗10个影响我国沿海的台风,保持了我国管辖海域连续5年中国籍交通运输船舶人员零死亡记录。全年共发生运输船舶交通事故342件,同比减少18.6%,死亡失踪351人,同比减少5.6%,沉船213艘,同比减少14.1%,直接经济损失51890万元,同比增加29.1%;共组织搜救1784次,获救人员19565人,救助成功率96.5%。民航飞行和空防保持了持续安全,航空运输连续安全飞行达1375万小时。邮件寄递安全平稳。道路运输交通事故稳中有降。交通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好转。 (七)稳步推进机构改革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组织落实《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上报了“三定”规定。做到了人心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行业稳定。公路、水路和民航、邮政各项改革继续推进。 根据国务院关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要求,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修改完善税费改革方案,积极反映交通运输行业的意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协商研究改革后新形成的交通资金收入转移支付和增量资金分配办法,组织制定改革涉及人员安置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撤站方案,明确撤站目标、工作步骤和资金中央补助办法,做好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各项准备工作。 (八)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建设交通运输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成交通运输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门户网站,加强交通运输类主干学科教学实验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运输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苏通大桥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不停车收费与服务系统、现代物流服务示范工程、离岸深水港建设等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总结推广湖北神宜科技环保示范工程经验,实施沪蓉西高速公路等科技示范工程,完成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专项行动计划。完善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规范交通运输电子政务建设,颁发了道路、水路运输和船员、船舶等信息基础数据元标准;开展部省综合业务管理、应急处置和出行服务系统建设,推进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实现了部与21个省厅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推进西部交通信息化建设;启动船舶、船员和车辆“一卡通”等工程建设,开展了东直门综合运输枢纽信息服务平台试点工程建设。 制定了《节约能源法》实施办法和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颁布实施营运客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完成15项节能标准规范制修订工作,确定了第二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加强经验推广和技术交流。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开展了《公路行业资源优化》研究项目,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成功经验已推广到亚洲各国。 (九)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对外交流合作。继续推进《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修订)》、《公路保护条例》、《国内水路运输条例(修订)》的立法工作;制定出台了《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等13件部颁规章;按照全国人大要求,对《海上交通安全法》、《邮政法》、《海商法》、《民用航空法》、《公路法》、《港口法》等法律进行了清理。制定了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监督检查标准,组织起草了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用语、检查行为、行政处罚、执法文书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制定了交通行政复议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和人员资格管理办法。 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通过了中国—东盟交通合作战略规划、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运输和贸易便利化战略报告及行动计划,启动《中国—东盟海运协定》年度磋商会议机制,制订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框架文本,推动中日韩运输与物流合作并取得积极进展。召开了APEC港口服务网络成立大会和第一届理事会。继续推进双边合作。签定了中爱海运协定,中欧海运协定正式生效;完成黑瞎子岛周围水域航标接管工作,中俄重点界河桥、利用俄罗斯远东出海通道等项目取得新进展;举办了首届中美交通论坛;签订了中朝、中塔政府间道路运输协定和中韩履行海上搜救合作协定的协议。积极协调开展营救在索马里海域遭海盗劫持的中国船舶和船员,并协助海军开展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多边合作成绩喜人。巩固并深化了我国与马六甲海峡沿岸国的互利合作;进一步加大参与国际海事组织工作力度;与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和开发援助机构开展了交通运输战略、规划、政策等领域的合作。 (十)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和行业文明建设。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交通运输部、民航局、邮政局和各省交通厅组织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边整边改,破解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难题,不断提高“三个服务”能力和水平。 开展了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活动,培育了一批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组织开展了抗灾救灾等新闻宣传报道、纪念交通运输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宣传活动。围绕奥运会开展了交通运输服务设施改善工程、文明窗口示范工程等活动。组织开展了行业文明创建评比表彰活动,树立和宣传了女邮递员尼玛拉木先进典型,表彰了抗灾救灾、奥运交通运输保障先进典型。交通运输行业多家单位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多名同志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光荣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制定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深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廉政工作,努力打造“阳光”工程。以巩固治理公路“三乱”成果为重点,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检查,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加强救灾物资款项的监督检查,加强交通运输建设资金特别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审计和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开展了对部属单位的巡视试点工作。 同志们,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交通运输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巨变。到2008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68万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和公路密度比1978年增长3倍多,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6.03万公里;建成公路桥梁总量是1978年的近5倍,一批施工难度大、科技含量高的世界级公路桥梁和长大隧道建成通车;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21万公里,是改革开放前的5倍多;港口生产性泊位和万吨级泊位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44倍和11倍;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拥有16个亿吨大港;内河通航里程达12.3万公里,50%为等级航道;民用汽车拥有量是1978年的37倍,民用运输轮驳船净载重吨增长7倍;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13倍、23倍、10倍和36倍;水路完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5倍和16倍。 3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交通运输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主要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健全完善符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交通运输生产力,提高“三个服务”能力和水平;必须高度重视和研究制定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增强交通运输发展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必须充分发挥中央、地方、行业内外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交通运输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坚持“科教兴交”和“人才强交”战略,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高交通运输部门行政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推进行业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政治保证。我们要传承和运用好这些经验,并不断丰富发展,始终不渝地坚持推进交通运输改革开放。 交通运输改革发展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人民群众热情关心和积极支持的结果,是行业上下团结奋斗和努力拼搏的结果。抚今思昔,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到,交通运输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凝聚了几代交通人的心血和汗水、努力和奉献。在此,我代表部党组,向关心支持交通运输工作的地方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向交通运输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
二、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近年来,交通运输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的实际出发,从联系千家万户、服务亿万群众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措施,着力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力推进交通运输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一是明确提出要努力做好“三个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二是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促进交通运输继续成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三是明确提出推进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实现“三个转变”。四是明确提出在工作重点上抓好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自主创新、强化行业管理“四个环节”。五是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理念、科技、体制机制和政策“四个创新”。这些理念和思路有力推进了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为广大交通运输干部职工的共识。新组建的交通运输部党组认为,这些理念和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合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应继续成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我国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坚持把发展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核心,努力做到交通运输安全便捷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基本要求,努力促进交通运输与环境资源和谐一致;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根本方法,努力推进综合运输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 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必须深入分析和科学判断交通运输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新任务,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把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落到实处。 第一,积极应对国际国内严峻复杂经济形势的新挑战,切实加快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去年四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困难急剧增加,交通运输业也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国际航运增长乏力、运价大幅下滑,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回落,出现了多年少有的煤炭压港现象;道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增速明显放缓,一些煤炭等资源省区公路货运量降幅明显,货车报停歇业比例增高;国际航空需求下降,国内航空需求增量减缓,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增长率均比上年大幅回落;国际快递业也受到较大冲击,但由于电子商务配送和代收货款等新兴业务拉动作用明显,仍维持较快增长态势;大型交通运输企业亏损面加大,资金流动不畅,汇兑风险增加,中小交通运输企业效益下降,面临资金断链、破产倒闭的风险。目前,这场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日益加深,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 尽管当前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但更应该看到,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交通运输仍处在大建设大发展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变;中央已经并在继续采取一系列扭转经济下滑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大大增强了交通运输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发展的活力。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增强忧患意识和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紧迫感,保持清醒头脑,做到科学应对,始终把握交通运输发展的主动权;深刻认识交通运输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做到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深刻认识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规律,增强在复杂形势下做好交通运输工作的能力,做到既要渡过难关,又要上新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多年来交通运输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是交通运输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总体粗放的格局没有根本转变。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交织在一起,使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更加严峻,必须把推进当前发展与解决好长远问题结合起来。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既是克服当前严重困难、应对严峻形势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交通运输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加快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转型。主要是,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术改造和提升交通运输,提高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运营效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不断拓展交通运输服务领域;积极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之路。推进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努力做到“三个转变”,即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由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的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要紧紧抓住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历史机遇,下更大的气力,促使这方面的工作有实质性进展。 第二,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新机遇,有效推进交通运输大建设大发展。 中央作出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把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既注重投资拉动,又注重民生工程;既注重有效扩大投资,又注重有利于扩大消费;既注重促进经济增长,又注重推动结构调整;既注重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注重增强经济长期发展后劲。这是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次重大机遇。 中央实施的政策措施中,包括了加快高速公路、农村公路、机场、邮政设施建设和灾后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今明两年落实扩大内需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一是优先安排国家高速公路网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加快审批具备施工条件的项目,重点推进省际之间以及一些大中城市之间的“断头路”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确保2010年全国乡镇基本实现通沥青(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三是加快灾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完成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的任务。四是统筹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改造,重要港口干线航道、防波堤等公共设施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京杭运河等内河航道建设。五是加强民用机场建设和改造,推进邮政设施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是关键,也是难题。中央增加的国债资金和预算内资金投入,是政策性和引导性资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有较大缺口;灾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资金也有较大缺口。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机遇,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建立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做到“四个坚持”:坚持筹融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筹融资渠道多样化,充分利用政府财政资金、金融信贷资金和社会民间资本;坚持筹融资形式多样化,巩固和完善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措施,搭建新的融资平台;坚持筹融资结构合理化,努力扩大资本性资金所占比例,在筹集债务性资金的同时,统筹考虑债务结构和偿债能力。 第三,主动适应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新变化,不断探索构建交通运输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 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决策,也是理顺税费关系,建立依法以税筹集交通运输发展资金长效机制的重大举措。这次改革在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费的同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有利于发挥公共财政在交通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乱收费,有利于体现公路设施的基础性和公益性,有利于优化公路路网结构,提高通行效率。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特别是做好改革涉及人员安置、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和探索建立交通运输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等工作。 妥善做好改革涉及人员的安置工作,是顺利推进改革的重要保证。交通规费征稽机构以及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涉及的收费站管理机构要划转、撤并、精简,涉及的相关人员要有明确的安置去向。安置好这些干部职工,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既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行业稳定的需要。国务院明确,要按照转岗不下岗、待安置期间级别不变、合规合理的待遇不变的总体要求,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负总责,多渠道安置,有关部门给予指导、协调和支持,确保改革稳妥有序推进。由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拟定的《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人员安置工作指导意见》,即将报送国务院审批。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在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广开安置和就业渠道,统筹安排,精心精心再精心,积极稳妥地做好这次改革涉及人员的安置工作。 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是这次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和财政部拟定的《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实施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总体要求是,逐步有序、尊重地方意愿;总体思路是,“国家鼓励、地方为主,确定目标、有序推进,锁定债务、逐年偿还,安置人员、确保稳定”。目前有14个省区市作为试点省份正在开展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有关工作。需要强调的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是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实施以来,有效缓解了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极大地加快了我国公路建设步伐,有效缓解了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当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采取收费公路的形式建设和发展高速公路,利用这种方式吸收社会资本投资公路建设,调节交通量分布,优化出行方式。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今后一个时期,收费公路政策仍然是筹集公路交通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要继续坚持下去。同时,要针对实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收费公路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积极探索建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筹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公路网络和以普通公路为主体的免费公路网络,充分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探索建立公路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是这次改革后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这次改革对交通运输发展特别是公路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公路养路费等六费由地方费变成中央税,交通运输部门利用交通运输规费质押贷款筹集公路建设资金的融资平台出现新的情况;替代六费的燃油消费税收入由中央财政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分配给地方,各地交通运输建设与养护资金的拨付管理出现新的变化;随着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逐步取消,普通公路特别是西部地区普通公路的建设与发展面临新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国务院已经明确,改革后形成的交通资金属性不变、资金用途不变、地方预算程序不变、地方事权不变;同时明确要求着手研究解决好普通公路建设发展特别是二级公路发展问题。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充分利用中央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政策和国务院明确的中央财政对交通专项资金“四个不变”的规定,依托现有的资源条件和筹资渠道,结合地方机构改革,着力建立既符合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又符合精简高效、职责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要求的公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加大对普通公路建设发展的财政投入,合理安排财政替代养路费等收入和用于补助地方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资金。 第四,牢牢把握深化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契机,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的总目标,提出今后5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案》明确,组建交通运输部,将原交通部、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原建设部指导城市客运的职责,整合划入新组建的交通运输部,同时组建中国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为加强邮政与交通运输统筹管理,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又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困难和潜在风险,循序渐进,不毕其功于一役,采取了整体设计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办法。交通运输部门作为这次改革第二批具体实施的部门,目前中央编办正在抓紧组织拟定“三定”规定,待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今年,地方机构改革也进入了实施阶段。中央要求,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体制机制,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近期中央已批准7个省区市的机构改革方案,方案中都设置了交通运输厅(局)。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按照中央批准的职责,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尽快完成“三定”规定,履行职责。 实行大部门制,是这次改革与以往几次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区别。组建交通运输部是实行大部门制的试点和探索。实行大部门制改革不是简单的合并,主要是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 综合运输是交通运输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内在要求。综合运输体系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照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结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率,是中央赋予交通运输部的重要职责,也是交通运输部门的中心任务。要以这次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一要建立健全综合运输规划体系,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在规划上的衔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合理布局,优化通道资源利用。二要促进现代综合运输枢纽建设,特别是连接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城市公交等各种运输方式的中心城市综合枢纽建设,合理配置运输资源,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逐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隙衔接”。三要加强综合运输政策和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政策标准的衔接,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促进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四要加快综合运输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各种运输方式既自成管理体系、高效运行,又优势互补、相互衔接的格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改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第五,高度重视突发灾害和恐怖活动的新情况,切实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强台风、强降雨、暴风雨、暴风雪等极端天气频繁,我国大陆及沿海发生洪涝、旱灾以及江河严重枯水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地震、海啸等特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这些极端天气和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恶劣海况、空况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导致船舶、飞机停航,公路水毁、雪阻,航道变迁,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安全。国际上,海盗及恐怖组织活动频繁,劫船、劫机等事件不断发生,对海运、空运、道路运输以及邮件运输等造成重大威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交通运输企业因无力增加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 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是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民航组织、万国邮联的重要成员国,并加入了许多国际公约。把坚持安全发展的要求落到交通运输工作各个环节,是交通运输部门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做好“三个服务”的根本要求,也是履行国际公约、承担国际义务、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实际体现。要认真总结近年来抗击自然灾害特别是去年抗灾救灾的经验教训,坚持突出重点,着力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不断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切实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关键是要落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一是要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体制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承担起安全生产监督主体责任,确保交通建设和运输企业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二是要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抓紧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工作的法治秩序,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增强执法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法制观念,认真查处安全事故,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三是要继续开展重点部门和薄弱环节的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科学把握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运输工具的特点和规律,强化汛期、台风、浓雾等季节性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安全监管和人命救助。四是要增强反恐意识,切实加强机场、车站、桥隧、港口、船闸、邮件分拣场所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安保措施。五是要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建立重特大安全事故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
三、2009年交通运输工作安排
2009年是交通运输发展重要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做好今年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大部门体制下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努力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好交通运输保障。 1月6日和12日,已分别召开了民航工作会议和邮政工作会议,对今年的民航、邮政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切实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这里,主要部署安排公路、水运的重点工作: 第一,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明确加快公路水运建设的投资方向和重点,对符合规划的高速公路项目、沿海港口进出港航道和疏港通道项目以及内河国家高等级航道项目,建立项目前期工作储备,在土地、资金、审批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促进交通运输大建设大发展。 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等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具备开工条件的国家高速公路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重点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省际“断头路”、城际扩容路和重要疏港路建设,以及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项目建设。启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工作,完成国家高速公路网疏港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主要高速公路运输通道扩容方案。完成国道网建设规划、国道网调整工作和已建高速公路路线命名编号实施工作。加快国省干线公路网改造,启动国道瓶颈路段建设规划研究工作。加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和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加快推进港珠澳大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等重点工程的前期工作。继续加快国边防公路建设。 推进沿海主要港口进出港航道和内河航道建设。加快调整老码头技术改造和老港区功能,促进港口持续发展和港城协调发展。加强沿海港口进出港航道、防波堤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继续加强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推进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建设,加大中游河段系统整治的研究力度。继续加强京杭运河改扩建、西江航运干线扩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和黑龙江航道建设。全面推行内河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考核。 加快灾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全面落实《汶川地震灾后公路恢复重建规划》,做好未开工项目恢复重建方案的研究论证工作。抓紧启动项目前期工作,简化审批程序,具备条件的及时纳入投资计划,争取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加强与对口支援省份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协调,落实建设资金,细化规划项目。 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监管。以建立统一规范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从业单位信用评价体系为主线,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管理;以权责一致为主线,创新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机制;以建立诚信体系和落实建设各方责任为重点,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监管工作。制定《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强化交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工作。探索建立公路水运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信用评价制度、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制度、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度、第三方检测制度。组织开展“监理企业树品牌、监理人员讲责任”的行业新风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和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 第二,努力提高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克服和化解经济下滑对交通运输业的不利影响,突出重点,加强管理,优化环境,做好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确保重点物资、重点时段的客货运输安全顺畅。全力做好煤炭、矿石、石油、粮食等重点物资的运输保障,加强春运、黄金周等客运高峰时段的运输组织协调。落实政策,完善措施,确保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切实加强公路、航道养护管理,提高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 提高公路应急保障和管理能力。构建协调有效的公路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运行机制。加快部省两级应急信息平台建设,提高路网运行监测水平和预警能力。组建专兼结合的公路抢通队伍,研究建立国家公路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中心。 强化运输市场监管。规范和推动道路运输行业GPS系统应用。继续开展道路运输和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开展水运管理规范年活动和专项治理活动,以班轮、无船承运业务为重点,加强国际海运和港口经营市场秩序监管。建立完善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继续做好港澳台交通运输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落实好CEPA框架下交通运输领域开放措施,做好海峡两岸海上直航的相关工作。 加强城市客运指导。坚持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扩大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加强和规范出租车行业管理,贯彻落实国办文件精神,改进监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抓紧解决影响出租车行业稳定的深层次问题。 支持交通运输企业健康发展。研究制定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交通运输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落实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研究扶持国有骨干航运企业和促进邮轮发展的政策,维护我国国际海运企业在海外的合法权益。继续推进上海、大连、天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完善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和统计工作。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准确掌握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状况。做好全国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和第三次全国港口普查的后续工作,强化对沿海港口生产、运行情况的跟踪、分析。修订交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新的运输量统计调查体系,开展能源消耗统计工作,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 第三,大力推进农村交通运输业发展。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以继续抓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八件实事”为重点,推进农村交通运输业发展。全年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落实部省联手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抓好通乡油路建设和“老少边穷”地区农村公路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加强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客运网络,规范农村客运市场,优化运力结构。加快统筹城乡公共客运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客运网络和城市公交网络的合理衔接和有效融合。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加大农村客运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提高农村交通建设质量和安全水平。继续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落实质量保证措施,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和工程实体质量。加强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安保工程和渡口改造、渡改桥工程建设。 深化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深入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努力做到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总结推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好经验。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将特别贫困地区的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围。 第四,推进交通运输改革和综合运输法规体系建设。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机构改革是今年交通运输的重点工作,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完善措施,把这两项改革落实到位。一是认真落实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人员安置工作。这次改革需要安置的交通运输规费征稽干部职工,长期以来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要怀着深厚的感情,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落实好即将下发的《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人员安置工作指导意见》,实施好人员安置具体方案,积极稳妥地安置相关人员。要发挥党组(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优势,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加强宣传引导,维护行业稳定。二是抓紧落实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试点工作。研究提出切合本地区实际的改革意见,抓紧完成贷款债务专项审计、银行还贷协议和人员安置方案,取消收费的站点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三是精心落实机构改革“三定”规定。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按照中央批准的地方机构改革方案,抓紧落实“三定”的各项工作。 加快交通运输立法工作,做好《防治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公路保护条例》、《国内水路运输条例》、《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潜水条例》、《海上搜救条例》等行政法规的修订和制定工作。推进出租车管理立法研究。出台《海峡两岸间航运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稳步推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行政复议人员资格认证和管理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 第五,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找准制约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推动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加快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站场建设。以中心城市为试点,进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站场布局规划研究,指导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站场规划建设。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联合建设、共同使用”的原则,确定若干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站场建设示范工程,加大投资、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快建成一批功能完备、布局合理、集疏运体系完善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站场。 推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以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为试点,选取若干运输需求大、通道资源紧张的综合运输通道,进行通道资源优化利用研究,统筹规划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规划线路的线位走向、技术标准、建设时机。建立完善区域运输协调机制,探索不同区域间综合运输发展统一协调的政策、规则和标准,促进区域运输一体化发展。 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整合、对接和共享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各种运输方式的信息资源,推动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与协同运转,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联动能力,为公众出行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换乘服务,积极探索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第六,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在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和支持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实践和探索,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 支持物流园区公共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物流园区支持政策研究,推进特大型城市物流园区建设试点工程。加强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完善港口特别是集装箱干线港的道路集疏运体系。鼓励由地方规划建设的或已列入地方总体规划、由企业自建的物流园区加快建设,改善进出园区的集疏运条件。 培育发展物流市场。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基础设施、信息化、运输装备等建设。鼓励港航企业和道路运输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依托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大力发展甩挂运输,逐步向仓储业务、配送业务延伸。继续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物流的连锁配送业务。 推动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支持建设物流公共信息系统,整合物流需求资源、物流设施设备资源、物流企业资源和物流管理服务资源,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降低物流成本。引导企业在公共信息平台交易。 第七,切实做好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工作。以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建设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和人力资源保障体系。加大交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培育力度,加强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与管理,继续重点支持直属高校和交通特色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行业科技政策研究。完善交通运输科技项目计划管理体系,设立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科技创新计划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计划,修订《交通行业知识产权管理规定(试行)》。做好关键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大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力度,做好苏通大桥建设关键技术、现代港口物流示范工程、国家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服务系统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组织实施部省联合科技支撑黑龙江省公路建设行动计划。 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全国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工作,开展省际联动公路水路交通应急处置平台示范工程建设。加快“跨省市联网收费安全管理与公路应急处置和服务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初步建成全国共享的公路、水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和安全监督信息数据库。完成全国所有省市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工作,实现全国运政稽查信息的交换与共享。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推广工程、西部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和监管力度。在城市客运领域积极推广应用智能交通技术。 做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加快构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建立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制定并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开展高耗油营运车辆提前退出道路运输市场的试点。推进港口节能减排,开展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研究。公布“十一五”期第二批营运车船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目录。继续深入开展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活动。强化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组织开展驾驶员节能专项行动。加强各级交通运输行政机关节能减排工作。 第八,继续加强安全监管和人命救助能力建设。加快实施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的基础设施和重大装备建设,基本形成监管救助基地布局。 加快推进水上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继续做好重点时段、重点船舶、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推进数字海事建设,建立集合安全管理决策、应急救援、实时监控、动态监管的监控信息网络。开展锚泊船舶安全专项检查,继续开展砂石运输船和施工船安全管理、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严格监管老旧船舶、非标准化船型船舶,制订淘汰国内单壳油轮的措施。 不断提高海上搜救和抢险打捞能力。落实“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技术精湛、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要求,确保完成海上人命救助、环境救助、财产救助三大任务。发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重要作用,完善搜救工作协调机制,强化预防预警机制。积极推动各省级搜救中心及地方海事部门建立搜救中心成员间的协作机制,推动搜救区域联动机制建设。加强非水网地区搜救机构、力量、装备建设。进一步完善动态救助值班待命制度,优化值班待命力量部署,加强救助飞行队、救助基地和应急反应救助队伍建设。加强溢油应急库和装备建设,提高处置重特大溢油事件能力。加强应急抢险打捞能力建设,提高大深度潜水打捞能力。加强反恐应急救援演练,确保应对恐怖事件时发挥专业救援队伍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陆岛空中救援网,推进巡航救助一体化试点工作。 切实抓好交通建设、道路运输、港口安全监管工作。按照“杜绝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总体要求,夯实建设安全基础性工作,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安全督查,建立大型桥梁隧道工程和水上结构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现安全风险的预控、预防、预报、预警管理。继续组织实施路网结构改造工程,研究建设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实施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开展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指导运输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对新改扩建港口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工作,加强港口危险货物的安全监管,提高港口安全监管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完善长江和沿海港口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犯罪活动,提升港口保安履约能力。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继续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加大运输环节出版物的检查力度,健全整治交通运输渠道贩运非法出版物的工作机制。 第九,继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实施中国—东盟交通合作战略规划,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交通运输合作,办好亚太港口发展大会。深化与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扩大与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WTO市场准入、贸易便利化和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推动与古巴、文莱、西班牙等国签订双边海运协定,开展交通运输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研究。落实和深化在马六甲海峡安全和环境合作机制框架下我国与海峡沿岸国的合作,做好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竞选工作,加强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抓紧做好重要公约的研究和报批工作,继续做好交通运输涉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第十,加强行业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和发展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总结宣传建国60周年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和经验。继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行业文明“学树创”活动。发掘、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实践活动。举行第五届“航海日”庆祝活动。坚持以弘扬交通运输精神、树立行业整体形象为导向,强化行业对外信息服务和公众传播机制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宣传报道能力。加强交通运输信访和政务公开工作。 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努力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廉的干部队伍。继续推进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探索建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和选拔机制,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在科学决策中的咨询作用和社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 继续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廉政工作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强化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的监管,完善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制度和举报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项目的监管。监督检查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落实情况,严禁变相新增收费项目和乱收费。坚决纠正违规设置收费站、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任意延长收费期限等行为。组织开展收费公路权益转让的清理整顿,规范转让行为,加强廉政监督。深入推进纠风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严禁行政执法人员从事与职权相关的经营活动。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交通运输特色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廉政制度,建立健全监督制度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坚决惩治腐败。
同志们,今年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上下同心,应对挑战,努力开创交通运输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