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海事发展面临什么样的新形势?“十二五”海事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是什么?如何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扎实迈好第一步?新年伊始,在2011年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工作会议上,围绕着上述关系到海事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100余名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讨论,纷纷为科学谋划海事“十二五”发展建言献策。
认清形势:关键期和战略机遇期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会议讲话中指出,海事系统要想在新的五年期再创辉煌,首先要解决对形势和任务怎么看的问题。
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陈爱平在会上提出,海事发展处于攻坚、转型、发展、提升的关键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判断让许多会议代表在感受到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的同时,更有一种自豪的使命感。“既有压力,又觉得光荣。”广东海事局党组书记刘恒伟说。
在天津海事局局长刘福生看来,对关键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是基于“十一五”期间海事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目前尚存在的一些不足,判断客观准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认为,海事发展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注重发展速度和规模向更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
上海海事局局长徐国毅和河北海事局局长李青平对于“攻坚”的理解不谋而合。他们都认为“攻坚”一方面在于信息化建设要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突破,通过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充分发挥科技信息化的引领作用,实现智能化监管;另一方面则在于人员队伍素质要有质的提升,这是海事发展突破瓶颈的关键。
明确职能:“三保一维护”
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对海事职能作出了新的阐述,由原来的“两保一维护”变成了“三保一维护”,即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上环境清洁,保护船员整体权益,维护国家海上主权。
对于新加入的保护船员整体权益的内容,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这非常重要。“把保护船员权益提高到海事职能这个层面上,是水上安全管理的新理念,是解决新时期新问题的新举措,也是执法为民的新要求。”部海事局船员管理处处长李恩洪对记者说。
山东海事局局长袁宗祥认为,保护船员权益,不仅要求海事部门管理好船员考试发证,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国际公约研究,和《国际海事劳工公约》接轨,提升履约能力,同时加强国内立法,搭建平台,发挥船员组织的作用,做好船员培训、外派以及涉及船员切身利益方面的保险、休假等管理工作。
同时代表们也表示,保护船员权益涉及领域很大,工作难度也很大,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重在谋略:规划要“五性”统一
“‘十二五’时期,海事科学发展重在谋略,通过综合分析目前我们的优势、不足、机遇和挑战,积极开展海事发展战略研究,从而确定‘十二五’海事发展路径。”徐国毅的这个观点引起了许多代表的共鸣。
刘福生告诉记者,他们为此专门成立了战略政策研究室。福建海事局党组书记何易培也认为,应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着力研究解决影响海事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要总结经验,把握海事发展的客观规律,构建协调、统一、有力的海事管理体制机制。
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关系到海事“十二五”发展的关键环节。会议上,徐祖远要求,要把发展需求变成科学的规划,把科学的规划分解为实际的项目,把实际的项目细化为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对此,许多代表展开热议,大家一致认为,规划的制定应该具备连续性、前瞻性、综合性、指导性和实践性,只有这“五性”相统一,才能更好地统领和指导今后五年的工作。
抓好开局:2011年11项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与会代表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开好局、起好步,对海事“十二五”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据陈爱平介绍,2011年直属海事系统将通过11项重点工作,扎实迈出“十二五”发展的第一步。
2011年,直属海事系统将强化履职责任,提升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坚持主动融入,服务航运经济健康发展;优化组织效能,增强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实施人才战略,健全海事队伍建设机制;实施科技战略,提高海事信息化管理效能;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海事依法行政水平;深化水监体制改革,推进海事机构编制核定;完善内部机制,提升行政系统管理效能;坚持融入中心,强化党的政治保障作用;突出品牌建设,提升海事系统文明形象;巩固惩防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