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开局之年的2006年,作为一个刚入报社的新人,我有幸参与了当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的报道。“十一五”收官之年的2010年,我再次亲历了这次承前启后、极具历史意义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
五年光阴,弹指一挥间。而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却在这“一挥间”书写了不少辉煌篇章。新增高速公路3.3万公里、沿海港口建成深水泊位661个、新建定期航班机场35个、补建空白乡镇邮政局所2500多个……一系列数字背后,是全国交通运输人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
身处热烈有序的会场,我见证了全国各地代表戮力同心为人民交通事业出谋划策、指点江山的豪迈。采访参会代表时,每每谈及“成就”二字,他们都会感慨过去五年交通事业的高歌猛进,听他们描绘自己对未来交通发展的企盼,我同样感受到了一股力量。他们主动作为的精神状态让记者印象深刻。我相信,他们不懈奋进的动力,正源于服务百姓的责任,源于对交通事业的忠诚。
在这次会上,“转方式”成为代表口中最热的词语。随着会议的逐渐深入,记者眼中的“转方式”也逐渐丰满起来。在代表们共议如何“转方式”的热烈探讨中,我切身体会到,“转方式”不仅是一个高屋建瓴的专用名词,它同时也是一个可以落地的方法论。它,一直在我们这些普通百姓的身边。“十一五”开局提出的“三个服务”和新近提出的“转方式”,本质上都是一脉相承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方便百姓便捷出行。
在28日上午的报告中,李部长谈到农村公路建设的话题时几次暂停,特意补充说:“关于农村公路,我想多说几句……”闻听此言,老家在偏僻山村的我心头一热。于我而言,家乡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农村公路的一年一变样。
巧合的是,就在我写这篇手记时,尚在老家的父亲给我打了个电话,问我过年回不回去。我说可能会回去。他高兴地说,那真好,就是北京离老家太远,要不就可以一路开车到家门口,去年刚修好了水泥路。本报记者 熊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