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部首页 首 页 | 报告解读 | 背景资料 | 媒体报道 | 贯彻落实 | 专家访谈 | 会议图片 | 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专题>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
旗开2011之道路客运·河南篇——五项改革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中国交通报》       2011年12月30日
【字号 】【我要打印】【我要纠错

整装待发的豪华商务大巴

 

城乡公交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焦作汽车客运总站现代化建设以服务旅客出行为本

 

农村客运开通受到老百姓欢迎

 

  河南地处中原,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发展城乡客运、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问题是一项惠泽百姓、服务“三农”的民心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导工程。近年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在河南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部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导下,全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到目前,全省城乡客运车辆发展到5.2万辆,其中农村客车2.1万辆;客运线路9847条,其中农村客运线路3975条,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为100%和99%。预计2011年道路客运完成量17.5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109.1亿人公里,为河南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编者
  推进
  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是河南省近年来抓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河南公路路网的完善,特别是2007年全省农村“村村通油路”工程的完工,充分发挥公路网络的功用成为摆在河南省交通运输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针对河南省城乡道路客运发展中存在的诸如城乡道路运输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线网布局与人民出行意愿不尽合理、企业经营效益与客运公益性有一定冲突等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专题调研组,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局为责任单位,对河南省城乡客运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发展城乡客运的基本思路,即以推进城乡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以中心城市为支撑,以县、乡、村为节点,加快构建“城城相连、城乡相融、城农均等、城乡一体”的客运服务网络。
  在具体实施中,突出抓好“四个环节”(中心城区的城市客运,城城相连的城际客运,区域中心城市到县城的区域客运,县到乡、村的农村客运)、“五个层面”(城市内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城郊之间发展城乡公交;中原城市群的城际公交;由中心城市到各个县的区域公交,由县到乡到村的农村公交),全面推进。以“四个环节”、“五个层面”、 抓好试点为工作重心,充分利用国家公交优先发展的优惠政策,联动发改、财政、公安、城建、工商等部门,在河南全面推行城乡客运公交化,凡公交车辆,无论是城际公交还是农村公交,一律享受国家油补政策,以此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局面,合理配置区域交通资源、要素,将线网布局、站场建设、运输组织等有机整合,建立起“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道路客运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居民的出行服务差距,让广大农民兄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城乡公共交通服务的均等化。
  客运站建设与管理改革:
  多元投资 多元管理
  “十一五以来,河南省共计投资13.6亿元,新建、改造城市客运站280个,建成城际公交港湾站300多个,农村客运站1941个,农村客运招呼站2.8万个。”
  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客运站点设施是基础,是一体化的保障。河南针对过去旧有的场站建设管理模式不适应一体化的要求,省政府出台了道路运输场站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建立统筹规划、行业管理、市场运作、站运分离的道路场站投资建设及经营管理体制,形成市场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的多元化场站投资模式。客运场站规划立足于方便城市公交、班车客运、农村客运衔接、换乘和满足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需求,按照“路、站、运一体化”和“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建成”的原则,对枢纽站、城乡道路客运站、沿途公交车停靠站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三级以上客运站点兼具公交首末站功能,从而使城市公交、城际公交、城乡公交、农村公交从整体规划上实现了公交和班线客车之间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在客运站建设上放开投资市场,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优先吸引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场站建设。对于社会公益性强、经济效益不明显、社会投资不足的场站建设项目,采用政府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投资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投资建设。同时明确政府补助资金来源,每年征收的客货附加费(现燃油税中央转移支付资金)50%用于场站建设。十一五以来,河南省共计投资13.6亿元,新建、改造城市客运站280个,建成城际公交港湾站300多个,农村客运站1941个,农村客运招呼站2.8万个。
  城市公交补贴机制改革:
  政府主导 资源整合 规范管理
  科学建立公交单位运输成本标准,使公交公司的亏盈情况置于严格的监管之下,从而制定财政补贴和科学定价调价的政策,实现城市公交可持续发展。
  过去,尽管国家出台有“公交优先发展”的优惠补贴政策,但河南省除了郑州市以外,大部分城市由于政府财政无力进行补贴,城市公交公司实际上仍是由个人承包经营,车辆基本来自于个体车辆挂靠,政府所能给予的仅是线路经营许可。其结果是,政府部门难于管理,企业服务质量低下,公交出行频率严重不足,市民享受不到改革的实惠,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河南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采取了三项果断措施。一是在政府的主导下,集中整合,由政府牵头,逐步收购,组成联合体,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公司化经营。二是加强客运资源整合,组建企业集团,负责辖区客运经营业务。郑州、洛阳等市均辖区所有国有、集体运输企业整合,组建了一个大型交通运输集团,资产均达15亿元以上。三是建立城市公交运营成本规范性管理制度,合理界定公交行业各项运营成本范围,科学建立公交单位运输成本标准,使公交公司的亏盈情况置于严格的监管之下,从而制定财政补贴和科学定价调价的政策,实现城市公交可持续发展。
  城乡客运经营体制改革:
  资产重组 消除恶性竞争
  通过资产重组,联合组建成城乡客运公司,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从体制上改变了以往两家恶性竞争、城市公交不能和农村客运有效衔接的局面。
  实行大部制改革后,城市公交和班线客运统一由交通运输部门管理。但是,由于城市和郊区的划界不明确,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区框架迅速拉大,原有的郊区被不断纳入到市区,导致城市公交和班线客运经常为经营范围而发生摩擦,相互围堵、扣车的事件时有发生。市与市之间的城市公交也“画地为‘牢’、各守一方”。以郑州市为例,郑州和新郑(属郑州市辖)两市相距50公里,但郑州的公交车却始终不能直接开通到新郑市。这种人为的二元分割既给广大乘客带来极大不便,又严重影响了城际之间的交流,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真正实现城乡相融,打破沿袭多年的城乡分割界线,使中心城市的公交车辆能够直接延伸到区域城市、重点乡镇和重点农村,河南对现有客运经营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将城市公交公司和客运公司实行“合二为一”,通过资产重组,联合组建成城乡客运公司,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从体制上改变了以往两家恶性竞争、城市公交不能和农村客运有效衔接的局面。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等六大中心城市同时推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城际客运经营体制改革:
  两项改造 解决深层矛盾
  公司化改造既规范了运输市场秩序,又为区域内城乡客运一体化打下了基础;城际公交改造为广大旅客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
  市到市、市到县之间的客运班线,在过去“放开经营”的岁月中,曾为搞活运输市场、方便群众出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班线多是“全家老少齐上阵,夫妻同开一辆车”,线路靠挂靠,产权归个人,服务质量低,安全没保证。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抢客拉客倒客甩客现象严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深层次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为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老班线所存在的问题,河南省推行了两项改革。
  一是进行了以产权为主的区域内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对市县客运线路上的同一班线,根据车流量的实际状况,把原线路上多家运营的车辆融合在一起,实行以产权为主要内容的公司化改造。由一家大公司对该条线路上的经营车辆进行收购,或者以一家大公司为主,组织该条线路上的其他经营者通过入股方式组建新的线路公司,实现联合经营。通过这几种方式,实现同一条客运线路上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标识、统一票价,统一结算,定点发车,公交化运营,将原来的客运票价下调40%,以施惠于民,让利于民,彻底改变挂靠经营。目前,河南省区域内这种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已完成87%。既规范了运输市场秩序,又为区域内城乡客运一体化打下了基础。
  二是进行了以公交模式运营的“城际公交”改造。实现城乡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最重要是看能否实现城乡客运公交化。近年来,河南立足行业特点,按照“高规格配置、高质量服务、高水平管理、低票价运营”的基本方针和“方便人民出行、服务经济发展”的原则,全力推进河南城乡客运一体化的主骨架——城际公交。所谓城际公交,就是参照城市公交的运营模式,对中心城市之间的长途客运进行升级改造,为广大旅客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在具体做法上:一是提前进行规划,对计划改造的线路上运营车辆的更新和延续经营进行控制,从车辆产权改造入手,逐步取消线路上的挂靠车辆;二是科学选择适宜改造的线路,考虑到城际公交的安全、高效要求和少量站位,要求城际公交线路要有适当的路况、适当的市场,并把运距控制在100公里以内;三是以中心城市的大型专业客运企业主导公交化改造,以此化解线路改造的矛盾,保持市场稳定,提高改造后的服务水平;四是考虑同线路铁路的运价,选择适当的低价位;五是科学评估改造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市场波动和对同方向不同运距的其他经营者带来的冲击。按照这种方式,河南省已先后开通了郑州—开封、郑州—新乡等10条城际公交线路和30多条市县间的公交线路,大大拉近了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城市群之间的商品流通,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紧临郑州的古城开封,过去乘车到郑州约两个小时。郑开大道建成并开通城际公交后,时间缩短为不到40分钟,票价也由过去的24元下降到7元;郑州—新乡城际公交线路运距85余公里,票价12元,深受老百姓欢迎。
  农村客运经营体制改革:
  新农巴士 打破发展瓶颈
  切实解决了农村客运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农村客运网络,增强了农村客运的覆盖面和通达深度,提高了农村客运档次。
  农村客运是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基础和重点。长期以来,长途客运、城市间客运得到了充分发展。但农村客运存在薄弱环节,发展严重滞后,特别在农民出行的最基层“村到村”与“村到乡”的客运还是一个空白,成为制约农村客运发展的“瓶颈”。为切实解决农村客运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客运网络,增强农村客运的覆盖面和通达深度,提高农村客运档次,河南省交通运输部门经过调研和探索,明确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的基本思路,全力推进“新农巴士”工程。一是放开农村客运市场准入,在符合农村客运规划和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简化审批程序,鼓励各类性质的企业、经济组织和个人开展农村客运业务。二是合理规划线路,根据辖区农村路网和农村客运站的建设、分布,以及与城乡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等因素,科学设计农村客运线路。鼓励发展穿县(市)、穿乡、穿村或环县(市)、环乡、环村线路。线路规划后,按照“先调整、再新增”的原则,优先考虑对现有班线进行调整延伸,不足部分从辖区内运力进行调剂,仍不能满足需求的再考虑新增运力,以保证农村客运市场的稳定。三是加强农村客运运营管理,农村客运以满足农村群众乘车需求为导向,实行定班、定线方式运营;鼓励农村客运采取流动发车、循环运行、上车买票、途中定点停靠的公交化模式运营。对于客流分布不均衡或偏远的乡村、深山区采取“周日班”、“隔日班”、“赶集班”、电话预约等运营模式。运营管理坚持“五定”、“四统一”、“三保”、“二限”、“一循环”的原则。五定即定线路、定车型、定站点、定班次、定票价;四统一即统一线路网络布局,统一调整运力结构,统一营运管理,统一使用交通站场资源;三保即保稳定、保安全、保畅通;二限即限站点停靠站,限时间运行;一循环即多班次线路实行循环滚动发车。四是落实农村客运补贴政策,保证农村客运开得起、留得住、有效益。河南农村客运的车辆车身两侧标注“新农巴士”字样,深受广大农村民众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新乡市延津县对过去辖区4家客运企业进行了整合,运力减少40%,票价下调了37.5%,县到市、乡到县、县到村全部实现了零换乘,实现了“经营主体公司化、客运班线网络化、运营模式公交化、运力投放科学化、站点管理规划化、服务质量标准化”的公交客运“六化”目标。
  ■后记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
  是一场深刻变革
  河南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实践,体会比较深刻。
  第一,勇于变革是前提。在现行体制机制下,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不仅仅是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调整,而是城乡道路客运管理体制机制的一场深刻变革,需要对某些政策予以突破。如果没有敢于突破、敢于变革的精神,如果不改变过去“公交不能出市”等固有模式,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就不可能取得突破。
  第二,政府主导是保障。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建、发改、公安、物价、工商、财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如果没有政府的主导和强有力的支持,如果没有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就难以顺利推进。
  第三,群众拥护是基础。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群众的出行条件。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受益不受益是城乡客运一体化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正是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才有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支持。
  第四,确保安全是关键。道路客运行业是高危行业。能否确保安全,是关系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成败的关键。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郑州交通运输集团结合行业实际,全力打造“123457”安全防范体系(即一个安全方针、两个安全重点、三个安全目标、四个安全行车关键环节、五道安全底线、七道安全防火墙),有效遏制和防范了群死群伤恶性事故发生。
  第五,坚持公交化改革是根本。实践证明,要实现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最根本的是要大力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公交化。只有大力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公交化,才能彻底打破原来的城乡道路客运二元分割局面,最大化发挥客运资源效益,才能最终实现城乡交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第六,加强分类指导是保证。在一个省的范围内全面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四个环节”、“五个层面”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公司化改造,又有客运班线改革;既涉及城市公交,又涉及农村客运。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环节、不同层面的发展水平和需求特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制定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才能确保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稳步推进。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维护单位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46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