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五星红旗 维护航运大国地位
——访全国政协委员洪善祥
交通部原副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现任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洪善祥对我国国际航运事业的发展十分关注,这次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他向大会递交了《关于尽快解决中资船舶悬挂方便旗问题》的提案。为此,记者采访了洪善祥,请他介绍这个提案的主要内容。
洪善祥说:“我国85%的外贸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国际海运船队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拥有的国际海运船队目前已达4000多万载重吨,居世界第五位。我国已连续8届当选为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成为公认的航运大国。但是,在我国4000多万载重吨远洋船队中,有56%的船舶在境外登记注册,悬挂外国旗(即方便旗)经营,而悬挂五星红旗经营的船舶仅有4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按照国家规定,在国外购置、建造船舶回国内登记注册,须交纳高达27.53%的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大大增加船舶经营成本,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航运市场中,严重影响我国航运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企业不得不在开放登记国家注册船舶,以降低税费压力。”
中资船舶悬挂方便旗,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洪善祥介绍说,首先会对我航运大国的国际地位造成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航运地位和形象主要取决于悬挂本国国旗的船队情况。在国内登记注册船舶,平均船龄达19年,平均吨位仅为1.5万载重吨;悬挂方便旗的船舶平均吨位达4万载重吨,平均船龄仅12年。那些船龄老、吨位小、技术状况差的船悬挂五星红旗,而船龄小、技术性能好、吨位大的船大多悬挂方便旗。国轮的老龄化趋势将日益严重,结构失调。这削弱了中国籍船舶在国际航运市场上的竞争力,损害了我国作为一个航运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二是对我国国内航运业的影响。根据我国《海商法》的规定,我国沿海运输权保留给中国籍船舶,中国资本的船舶悬挂方便旗,在法律上不属于中国籍船舶,就无法从事我国国内沿海运输。2003—2004年我国煤电油运形势紧张,急需国内沿海运输船舶,由于相当数量的国际航线船舶悬挂方便旗,难以调回国内从事沿海运输,加重了沿海运输紧张的局面,影响了我国煤电油运形势紧张局面的缓解。
另外,他还分析了对我国造船业的影响。他说,目前我国造航企业承接的造航订单已趋饱和,即使部分悬挂方便旗的船舶允许回到国内登记、悬挂五星红旗,也不会对我国造船业产生冲击和不利影响。
洪善祥强调,建立一支具有竞争力、现代化的五星红旗海运船队,对于维护我国的航运大国的地位和航运利益,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缓解国内煤电油运形势紧张局面,加强国防后备力量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扶持本国航运企业发展海上运输是世界主要航运国家普遍采取的政策。”洪善祥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认真分析研究我国国际海运船队方便旗船的问题,尽快实行第二船舶登记制度措施,允许部分国内资本的航运企业的方便旗船回国登记,悬挂五星红旗,保障我国有一支与其航运大国地位相适应的挂五星红旗的海运船队,保持我国五星红旗海运船队的总量和竞争力。建立一支适应我国对外贸易的海运船队,对于保证国家对我国海运船队的控制能力,为沿海运输提供充足运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
突破内河航运发展“瓶颈”
——访全国政协委员苏国萃
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召开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苏国萃,请他就发展我国内河航运谈谈看法。
苏国萃认为内河航运发展尚有瓶颈要突破。他说:“发展内河航运首先要改善内河通航条件。造成目前航道不畅甚至断航的直接原因是在水电建设中忽视通航问题及航道建设的滞后,其深层次原因则是管理体制不顺、法规不完善、监督与检查缺失以及投资渠道不畅、投入严重不足等。”
他还说:“目前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世界第一,相当于第二位俄罗斯与第三位美国内河航道之和。这样好的通航河流,不充分利用太可惜了。”为积极稳妥推进内河航运向前发展,他在这次会上提交了题为《突破内河航运发展“瓶颈”,迎接跨越式发展机遇》的提案,他建议:
一要建立各涉水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分属于各涉水行业主管部门。各行业在水资源开发活动中,有着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活动中,内河航运常处于被动位置。为改变这一状况,建议由国务院或发改委牵头,建立由水利、水电、交通等部门参加的部际政府高层合作协调机制,对在通航河流上建设水电枢纽进行通航设施的专项审批。
二要完善法规体系,加快立法进程。内河航运的长远发展需法律法规提供支持和保障,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是实行法制管理,因此,规范内河航运活动的‘航道法’应早日出台。
三要稳定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内河航运基础设施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年来,国家对此投入较少,近年虽有增加,但仍满足不了需要。应继续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两级内河航运建设基金,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河航运建设投融资机制。
四要对沿江(河)产业带进行合理布局。国家应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努力构建沿江(河)产业经济带,以充分发挥内河航运具有的运距长、运量大、成本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