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国政府访问团的团长在考察了南京二桥、江阴大桥、润扬大桥后,连连赞叹:“难以置信!”陪同的交通部官员微笑着回答:“您看到的只是中国桥梁百花园的一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桥梁技术中高科技的运用逐步与国际桥梁界接轨,一座座特大桥“横空出世”:1999年9月,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通车;2001年3月,南京长江公路二桥通车;2005年5月,润扬长江公路大桥通车;2005年9月,南京长江公路三桥通车……往日的天堑随着桥梁的贯通而变成了通途。 普通人看大桥,往往看到的是美丽的风景,而内行人看大桥,看到的处处是科技。科技创新正引领我国桥梁建设日新月异。 桥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曾对当今世界桥梁建设作出这样的判断:目前世界桥梁建设的重心在中国。 多年来,我国的桥梁建设走过了规模上从小到大、创意上从古朴到新颖、从依赖外援到自主创新为主的“蝶变”历程。 交通部相关人士介绍说,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还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大跨径斜拉桥和悬索桥。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大规模公路建设的展开,建设者在积极吸纳世界新理论、新结构、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公路桥梁建设技术,公路桥梁建设开始向新型、美观、大跨径方向发展,并且在深水群桩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冻结法、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与施工、全桥整体焊接、钢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 上海卢浦大桥、润扬大桥、南京三桥、东海大桥等一批桥梁的跨径、长度均居世界同类型桥梁前列,这些桥梁的建设都取得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 东海大桥建设依托11项技术创新成果,成功解决了长距离海上施工作业测量定位、利用导管架建造海上施工平台、海上GPS打桩定位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跨海大桥防腐和结构耐久性等关键技术难题。 润扬大桥在建设中运用到的25项技术创新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桥梁中,主跨径1088米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将实现跨径最大、主塔最高、群桩基础模最大、斜拉索最长等多项斜拉桥建设世界之最;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在建的世界最长的公路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张宝胜介绍说,开工两年来,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在紧紧依靠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力量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发挥施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以科研项目为突破口,以立功竞赛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取得了以7项关键技术为代表的自主创新成果,为大桥工程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一位诗人曾这样浪漫地描述大桥:“大桥长长,从交通人的奉献中走来,一头连着梦想,一头连着辉煌。”不断创新则是实现梦想和辉煌的另一座桥梁。 南京三桥提出了科技创新的前瞻意识,大胆提出建造钢塔的设想并付诸实践;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的风险意识,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确保基础工程万无一失;提出了提高科技创新的成效意识,将解决工程难题、提高工程质量定为科研目的。 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按照“内容满足要求、时间适当超前、技术必须领先”的原则,在大桥建设的各个阶段均安排大量生产型科研专题,有针对性地突破相关的关键技术。他们还从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的学历教育、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等工作入手,努力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桥、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很多科研工作者都在大桥建设中迅速成长,成为桥梁专家。 江阴大桥运营单位开发了“江阴大桥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网络、多媒体、数据库、GIS等信息技术对大桥养护实行动态管理。 这些桥梁在建设中,在工程科研工作的发展理念、组织管理、项目规划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新发展。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东海大桥 洋山港 供图
南京长江三桥
建设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张宝胜 供图
江阴大桥
润扬大桥本报记者 杨秉政 供图
厦门海沧大桥
《中国交通报》讯(胡士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