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是“两会”召开以来代表委员在分组讨论时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每天,大会都收到厚厚一摞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交通领域的农村公路、国道主干线、综合运输体系等话题,受到代表委员的格外关注。
农村公路配套设施不能少
不少代表都提出,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来自福建的张书华代表说,福建特困山区、老区的农村路网建设资金紧缺问题突出,道路建设配套资金筹集仍然很困难。她建议增加资金投入,统筹解决农村交通落后问题,使困难农村早日真正脱贫致富。同样来自福建的郑霜高代表对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格外关注。他建言,农村交通应进行社会化管理,新道路秩序要严格规范,路线路况标牌要整洁清晰,路口岔口要设立交通标志,建制村要建立交通安全监管站。
来自湖北的周先旺、谭徽在、雷圣祥代表建议,加快鄂西南地区乡镇加油站建设。来自云南的玉甩叫、来自四川的方小方两位代表提出,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对改水、乡村公路等基础建设工作的管理。
致公党中央的大会发言中指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包括生活、生产两方面。生活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的投入重点应放在路、电、水、环境等公共设施和居住配套设施上,并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着眼实现城乡统一配套规划。
优化综合运输体系
“应加快发展水运等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我国综合运输结构的优化。”这是来自江西的郭敏杰代表的声音。对于如何建设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很多代表委员有着自己的看法。来自安徽的宋卫平代表说,国家应更加重视公路、铁路、水路、轻轨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枢纽建设,在规划上要把这些运输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规划、配置,改变各自为政的现象。
一些代表委员还对水运、公路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意见。来自吉林的焦海坤代表、来自河南的王明义代表建议增加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高速公路的覆盖面。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红武委员是水利专家,他非常赞成在治理河流的时候,开发航运功能,实现双赢。他提出利用黄河以南地理位置开挖河南运河的治水方案,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沙颍河及汉江上游各大支流的洪水入海通道,解放大片滞洪区,将其他流域的灾害水变成黄河的冲沙、灌溉及生态环境用水,从而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长期战略措施。
打造环渤海核心经济区
来自河北、北京等地的代表委员非常关心环渤海经济带的建设问题。来自河北的郭庚茂代表表示,推动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希望国家尽快批准《曹妃甸港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30名来自河北的委员联名建议对京津冀环渤海区域的曹妃甸港区、黄骅港、天津港三大港口以及滨海新区、曹妃甸工业区、渤海新区三大新区实行政策共享,一起打造环渤海核心经济区。
经济界别的宗立成委员是一位民营企业家,他提出要严禁大吨小标车辆出厂。一些汽车生产厂商为了吸引顾客购买自己的产品,以大吨小标为噱头。对此,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汽车制造业标准化设计、制造方面要规范,从源头上控制超限超载车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