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内河航运发展“瓶颈”——访全国政协委员苏国萃-人物访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返回交通部主站
 
 
 
首 页 | 大会文件 | 报告解读 | 人物访谈 | 贯彻落实 | 即时报道 | 大会花絮
  2005年全国人大政协会议 >> 人物访谈

突破内河航运发展“瓶颈”——访全国政协委员苏国萃
          2005年03月10日
【字号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召开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苏国萃,请他就发展我国内河航运谈谈看法。 苏国萃认为内河航运发展尚有瓶颈要突破。他说:“发展内河航运首先要改善内河通航条件。造成目前航道不畅甚至断航的直接原因是在水电建设中忽视通航问题及航道建设的滞后,其深层次原因则是管理体制不顺、法规不完善、监督与检查缺失以及投资渠道不畅、投入严重不足等。” 他还说:“目前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世界第一,相当于第二位俄罗斯与第三位美国内河航道之和。这样好的通航河流,不充分利用太可惜了。”为积极稳妥推进内河航运向前发展,他在这次会上提交了题为《突破内河航运发展“瓶颈”,迎接跨越式发展机遇》的提案,他建议: 一要建立各涉水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分属于各涉水行业主管部门。各行业在水资源开发活动中,有着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活动中,内河航运常处于被动位置。为改变这一状况,建议由国务院或发改委牵头,建立由水利、水电、交通等部门参加的部际政府高层合作协调机制,对在通航河流上建设水电枢纽进行通航设施的专项审批。 二要完善法规体系,加快立法进程。内河航运的长远发展需法律法规提供支持和保障,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是实行法制管理,因此,规范内河航运活动的‘航道法’应早日出台。 三要稳定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内河航运基础设施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年来,国家对此投入较少,近年虽有增加,但仍满足不了需要。应继续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两级内河航运建设基金,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河航运建设投融资机制。 四要对沿江(河)产业带进行合理布局。国家应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努力构建沿江(河)产业经济带,以充分发挥内河航运具有的运距长、运量大、成本低的特点。 


      相关文档
    2006年日照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1亿吨 生产实现新跨越
    2006年太仓港国际航行船舶靠泊量首次突破1000大关
    “安检交流”论坛建立46天,访问人次突破400
    我国港口集装箱吐量突破4000万标箱,跃居世界首位
    黑龙江省交通厅厅长段明山:突破瓶颈 负重前行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维护单位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46837号